《中国高层经济智囊》免费阅读!

第六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4)(2/2)

作者:杜博奇,唐寅

面上看,这是一本纯理论著作,而真正懂得的人能看出,书中的思想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宝贵的理论指导价值。张维迎提出了“国有资本变债权,非国有资本变股权”的思路,这个观点在政府有关部门引起强烈反响。

    因为张维迎在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影响,他被国家体改委聘为“现代企业试点咨询委员”,并多次被国家经贸委和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机构邀请在有关会议上作主题演讲。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召开,会上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重大决策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度,而之后实行的股权改革、搞活经济等等,有不少与张维迎的观点一致。

    回国以后,张维迎发表了大量关于企业改革的文章,他认为国有企业在两个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一是在选择经营者上,二是在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上。因为国有企业领导的任命是由政府决定的,他没有发掘人才的动力,而且即使是人才,也未必能在企业领导的岗位上站住脚。因此他得出结论:国企改革的出路在于把选择经营者的权力转移,从政府手中转到资产所有者手中,也就是实行民营化改革。

    1999年,他出版了《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一书,把所有关于企业改革的成果都写了进去,从那以后,一方面因为时间问题,另一方面在于他认为国企民营化已经成为趋势,因此他基本没有再提过企业改革的问题。

    从1984年来到北京,直到1999年他被任命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整整15年的时间,张维迎始终都把目光盯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对中国改革开放后这关键的15年的经济政策制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尽管在这段时期,改革的现实比之张维迎的期望滞后了许多,但他的理论研究方向跟经济政策始终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某些领域的国家垄断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而张维迎对政府管制所持的观点也越来越尖锐。

    5.“燕园变法”和“黑钱风波”

    1999年2月,张维迎成为光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研究方向也转到了建立市场秩序和企业竞争力上,并在这上面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张维迎从一个经济学教授转变为北大的管理者,角色的转换使他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了转移。

    2002年,张维迎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那时候,中国高校的教育体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高校出现了所谓教育的变异。教育作为社会公器本有较强的公信力,学校也向来被视为“最后一片净土”,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些荣誉或者信任都已经荡然无存。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