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经济智囊》免费阅读!

第六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3)(2/2)

作者:杜博奇,唐寅

施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与提出者的初衷不相符合的现象——大面积**。

    实际上,双轨制之所以能够推行下去,跟它能让部分官员得到一定的好处很有关系,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调配资源,从而赚取“两轨”之间的差价。以农村的价格改革为例,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乡镇干部害怕失去特权,本是反对改革的,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关系和对外界更详细的了解,得到额外的好处。

    双轨制滋生了太多的**现象,而它的创见者张维迎则遭受了广泛的批评。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张维迎始料未及的,他这样解释:“中国的渐进改革并没有一张精准的蓝图,改革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赖,只能部分呈现,是摸石头过河式的‘干中学’。”

    吴敬琏对双轨制的实行也有这样的评价:“双轨制的实行使部分能够从中得益的官员比较容易接受改革,确保了价格改革得以顺利进行,这是利大于弊的。”

    张维迎也说:“这或许是制度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之一。”因为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权力部门的态度,有太多的改革理念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想不出比双轨制更好的办法来度过20世纪80年代那样的难关。

    对于外界对他的种种非议,张维迎并不认同,在《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一文中,他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优劣时,必须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把这项政策与替代政策相比较,而不能把现实中根本不可行的理想目标作为反对一项政策的理由。”“直觉对我们理解现象是重要的,但通常是不够的。在当前改革的讨论中,一些人全然不考虑政策的可行性,不考虑政策的激励条件是否充分,而是习惯于用乌托邦理想、‘文革’思维蛊惑人心。”

    无论双轨制实行的结果如何,张维迎都凭借这个理论成功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获得了经济界前辈的认可,被许多人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那一年,他25岁。

    4.主流经济“引导者”

    1984年12月,张维迎研究生毕业,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

    张维迎在体改所工作了6年,期间他根据工作需要,研究过不少经济领域,像外汇、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等等。针对中国的国情,他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其中很多受到国家经济政策部门的关注。

    对张维迎个人而言,他最感兴趣的是企业家问题。

    其实,在提出价格改革理论的时候,张维迎就讲过:“价格不是自己形成的,它的背后一定有人在活动。”他的思维自然而然转向了企业家。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