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经济智囊》免费阅读!

第六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3)(1/2)

作者:杜博奇,唐寅

    第六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3)

    经济学家之间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基本上集中在“成本决定价格”还是“生产决定价格”上,实际上就是分不清该“大调整”还是“小调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张维迎的思想更快速地成长起来,经过几年对西方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他的内心。

    1984年4月,张维迎的《以价格体制的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初稿形成。他建议参考农副产品的价格改革的办法,来制定相应的价格体制改革措施,也就是实行双轨制价格,用旧办法管理旧价格,用新办法管理新价格,最后建立全新的价格替代制度。

    张维迎的这篇文章得到茅于轼先生的赞赏,推荐发表在由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杂志《专家建议》上。

    而在这一年,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极其不均衡,农村改革进行得比较顺利,在进程推进上大有起色,而城镇改革却举步维艰,因为保守势力相对比较强大,尤其是在思想意识形态上非常强势。在这种情况下,每走一小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踩到爆点,怕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政府内的改革派和民间的改革者都需要谨慎,甚至借势而行。

    1984年7月,张维迎在报纸上看到了经济日报社等单位组织发起的“中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学术讨论会”的征文活动,遂将题为《以价格体制的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的论文投了出去,经过重重审核,最终获得通过。

    由于这篇文章语言犀利、言论大胆,观点更是触及了当时的关键问题,所以导致初审失败。最后如果不是石小敏先生的赏识,他的文章和观念根本不会获得认可。而且,石小敏还把这篇文章推荐给高尚全先生,此时他正在组建体改所,而这也为张维迎以后进体改所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1984年9月,“中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将论文通过的124人从全国各地召集到浙江莫干山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的宗旨是 “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重点讨论的是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张维迎在去参加会议之前,就双轨制思路已经有了新的、更加详细的版本,这个新版本通过对不同产品的描述,对双轨制思路作了更加详尽的解释。在这次会议上,张维迎的理论给与会各方带来震动的同时,也给当时的经济界注入了新鲜血液。他的观点被部分采纳,上报给政府部门,对后来价格改革制定政策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80年代中后期,整个中国经济基本上都是“双轨制”了,也就是计划一条轨,市场一条轨,尽管在理论上这个方法比较完美,但在实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