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皮肤美容学》免费阅读!

第三章 皮肤疾病(34)(2/2)

作者:姜功平,范平

肢、躯干的皮肤发生形如鱼鳞或蛇皮龟裂状过度角化性损害,皮肤干燥粗糙。幼年发病可持续终生。

    【临床特点】

    鱼鳞病的病因,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也有人认为与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四个主要类型。

    1.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是常见的轻型鱼鳞病,患者3个月至5岁发病,青春期最重,以后逐渐减轻。皮损主要分布在四肢伸侧及背部,干燥伴淡黄色、淡棕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中央紧贴皮肤,边缘游离翘起,常伴掌跖皮纹增多且细碎,也常伴掌跖角化、毛周角化及遗传过敏史。组织病理中,角质层显著增殖,颗粒层缺无或菲薄,棘细胞层变薄,基底层色素增加,汗腺及皮脂腺口有角质栓形成,汗腺及皮脂腺常呈萎缩现象,真皮一般无改变。

    2.连锁遗传性鱼鳞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为携带者。患儿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一般不超过1岁。皮肤干燥粗厚,伴大而深棕色鳞屑,除肢体伸侧外,腹部、头皮、面、耳和颈亦常累及,伴有角膜点状浑浊及隐睾。组织病理中,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汗腺减少,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血管性炎性细胞浸润。

    3.隐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儿出生时全身覆有一层胶质膜,2周左右膜状物逐渐脱去,皮肤呈大片红色,故又称此病为板层状鱼鳞病,脱屑可与红斑同时或先后发生,鳞屑大片灰棕色或灰白色,菱形或多角形,皮损广泛分布,面部紧绷,睑和唇黏膜外翻,常伴有掌跖角化、皲裂、甲板有沟嵴改变易继发感染并死亡。组织病理中,角质层明显增厚,可见岛屿状不全角化,颗粒层及棘层肥厚,真皮上层有慢性细胞浸润。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