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免费阅读!

独立,让孩子从料理自己开始(1/2)

作者:聂小丹

    独立,让孩子从料理自己开始

    现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很少有能完全照顾自己的。这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家长方面的,是家长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权利。

    有一个女孩,父母对她的期望值很高,为了让她把学习搞好,从小学到高中,什么事都是父母包办代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个女孩很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后来,她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晚上就给千里之外的母亲打电话求援:“妈妈,这里蚊子很多,怎么睡啊?”妈妈说:“你不是带蚊帐了吗?”“可是妈妈,我不会撑蚊帐啊。”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认为学习是重要的,但即便如此,一些简单的事情也要学着自己做,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曾经,有一个学生,因为自己不会系鞋带,不会穿衣服,不会到食堂打饭,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最后被迫退学回家。有的高智商的孩子,不到20岁就考上了研究生,但还是离不开“妈妈的怀抱”。

    这样“高智低能”的高材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标准。要适应这个社会,独立地生活,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镜头: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里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还有,孩子要自己穿衣服,妈妈说:“快来,我帮你穿,妈妈上班快迟到了”;孩子想帮爸爸洗碗,爸爸说:“你先自己去玩儿吧,这儿不用你帮忙,你越帮我越忙”;孩子上学,家长帮着背书包;孩子的鞋带松了,家长帮着系好……

    这些做法,孩子既反感,又无奈,最后就习惯接受。这无疑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想法,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听到一些“尚未长大”的成年人的事,他们怕事、畏缩,宁愿继续享受母亲的照顾和庇荫,不敢进入社会。而有的中学生仍要母亲准备早餐放在桌上,洗澡完毕要母亲清理浴室,做功课似乎是母亲的事,心情不好的时候母亲还要忍受他莫名的怒气,并安抚他的情绪,这些都是孩子任性和缺乏自理能力的表现。

    一个14岁的男孩,学习成绩中等,在家里,除了看书学习以外,没其他事情好做,小的时候他只管吃和玩,上学以后父母就只让他学习,给他请了家教,买了电脑,其余的事情父母都替他做好,连自行车的气都会提前帮他打好。他除了学习,整天就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发呆,学习成绩也不令父母满意。

    孩子的不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一些家长。他们希望孩子独立,可是不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

    日本关于教育孩子有这样一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