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总裁任正非》免费阅读!

第一章 猛龙过江(6)(1/2)

作者:张力升

    第一章 猛龙过江(6)

    任正非自己说过:“大家知道,深圳经历了两个泡沫经济时代,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股票。而华为公司在这两个领域中一点都没有卷进去,倒不是什么出污泥而不染,而是我们始终认认真真地搞技术。房地产和股票起来的时候,我们也有机会,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不可能是这种泡沫的世界,所以我们不为所动。”

    另一个经常性的诱惑是进入电信信息服务业,即做运营商。与做设备制造商的艰难相比,做运营商相对轻松,而且华为也不乏这样的机会,但《华为基本法》里却明确宣称:“为了使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这在讨论中争论很大,最后被肯定下来。

    为什么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呢?任正非认为只有这样一种方式,才能完成无依赖的压力传递,使队伍永远处在激活状态。因为自产自销时内部就没有压力,对产品和服务的关注就会降低,这样企业将会必死无疑。不做运营商可以迫使自己必须把产品的性能做到最好,质量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否则就很难销售出去。置于死地而后生,通过这种无形的压力传递使华为的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也许会把华为逼成一流的设备供应商。

    毫无疑问华为失去了一些绝好的赚钱机会,但是企业前进的脚步也因此而日渐扎实。等到众多陷入狂乱的同行企业清醒过来时,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已经远远上路了,留给曾经的同行者们坚实的背影。

    产业强国,匹夫有责

    中国打开国门之后,本土企业家们第一感觉就是规模、实力远胜自己的跨国企业压迫的可怕,如同只身面对巨人的唐吉坷德,人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绪被激发出来。1993年,面对西方IT巨头的逼迫,联想总裁柳传志亲自写下“扛起民族计算机工业大旗”的战表,全体企业领导一起去电子工业部提交,受到所有正副部长的同时接见,联想员工的士气也随之涨到最高点。此后长虹集团鲜明提出“产业报国”的口号也使人们欢欣鼓舞,热血沸腾。这种鼓动是商战的另一种形式,是中国企业绝地逢生、成就霸业的一大手段。

    任正非没有在公开场合做过类似的表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仅仅满足于在洋对手们的夹缝里分一杯羹。早在创业初期他就自信地说:“10年后,世界电信业三分天下,华为是其中之一。”在公司内部,任正非严厉打压任何可能使人自满的苗头,不提何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话题,但凡事都力求卓越,向世界顶级企业看齐。他在对员工讲话时指出: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努力,决不退步低头。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为了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

    不能不佩服任正非的执着和至于死地而后生的胆识。对比一下诸多环境优越而不思进取的国内企业,他们都应向任正非和华为脱帽致敬。同样是面对国外巨头的压迫,中国三大汽车企业长期躺在国家保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