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玄评传》免费阅读!

三、关于圣人无情有情的讨论(2/2)

作者:傅玄评传

夺其黄门郎,于是恨黎"(《三国志·钟会传》裴注)。而"淮南人刘陶善论纵横,为当时所推。每与弼语,常屈弼"(《三国志·钟会传》裴注)。至于王弼,他的圣人有情说也已出笼,认为圣人"同于人者五情也","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三国志·钟会传》裴注),何晏主无情,却对主有情的王弼格外器重,说明王弼之说中"应物"的新义,正是何晏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说,圣人无情有情的相同点是"应物"。玄学家们都是不能忘情世事,急于功名利禄之徒,即便在他们内部,争夺计较也很激烈。"三狗"中的丁谧与何晏争衡,新人王黎与王弼相夺,可见"应物"用世已经"累于物"了,所谓"无累于物",显然说到做不到。

    玄学家们不但在无情有情上作文章,而且在圣人凡人上打主意。傅玄的记载清楚地表明,玄学家们是以"圣人"自居的。王黎得官而乐,支吾自己不是圣人;刘陶以"得天下"的"智者"立论,宣称"仲尼不圣"。他们得意时顾不得无情有情,"图国"时忘乎所以,失败后"谢其言之过"。这一切证明玄学理论的用意所在,绝不是抽象空洞的有无、本末之辨,而与现实政治的联系极为密切。《颜氏家训·勉学》曰:夫老、庄之书,盖全真养性,不肯以物累己也。??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而平叔以党曹爽见诛,触死权之网也;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阱也。

    ??有情而"在乎己身","无累"而"弃之度外"。玄学家在正始年间的所作所为足以证明这一点。他们拔擢同党"有旧者",排斥异已不从者,正始年间形成了以曹爽为核心的阴谋集团。曹爽专擅朝政,已有"无君之心",他依靠的就是一批玄学家。王肃将何晏之辈比作如弘恭、石显等"前世恶人",时人谤书谓何晏、邓飏、丁谧为啮人之"三狗",谣谚称这伙人是"乱京城"的祸首。正始名士被一网打尽后,"百姓安之,莫或之哀,失民故也"(《三国志·王凌传》裴注),这是与司马氏不一条心的王广评断的,更可见他们很不得人心。

    所谓圣人无情有情,可以在理论上沟通,实践中不发生矛盾;所谓圣人"图国",又能在孔子与玄学家之间推出新意,呼出主题。"圣人"有现实形象,"无情"可有可无。傅玄没有把"圣人无情"这个玄学命题当作高深的理论看待,而是从现实政治出发,揭露它的虚伪性和真实用意。这给我们提供了把握这场论辩的可靠依据。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