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表情》免费阅读!

33既是上海的,又是中国的(1)(1/2)

作者:顾铮

    33既是上海的,又是中国的(1)

    ——罗伯特?凡?德?希尔斯特

    在希尔斯特的镜头之下,上海更像是一个因身体、为身体而错乱的城市。

    现以巴黎和上海为居住工作地的荷兰摄影家罗伯特?凡?德?希尔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于1991年初次到上海,开始持续拍摄上海。从2004年开始,他在上海长住,开始制作《中国人家》的庞大计划,这当中也包括了上海的市民居所空间。

    希尔斯特的上海作品,主要以快照手法拍摄于1990年代。他以独特的色彩处理、诡异的气氛捕捉、变化多端的视角和察人之所不察的机敏,将1990年代的上海的特殊氛围以特有的方式展示出来。他说他要通过中国人的“躯体和面孔刻画日常生活的轨迹”。但是这个他所说的“日常生活”,在他的照片中,却并不日常,而是展现为一种充满了诡谲的惊异。比如,在他的《街头马戏》(1991年)中,侏儒身材的马戏演员,竟然在他的面孔上挂着一个红桶。我们从照片中无法知道水桶的材质为何,里边是否还有载重。但我们看见他双目紧闭,双臂展开,在与来自自己**的痛苦(也是他为了谋生而加诸自身的痛苦)相对峙。现代城市残酷血腥的一面,通过这个非常变态的画面显示无余。在他的背后,是简陋破败的新村住宅,构成了这出非人间景象的背景。希尔斯特的上海摄影,以特殊状态下的特殊形态的身体,来赋予上海以一种特殊性。反过来,在他看来,上海的特殊性,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身体的存在,也许就不具有说服力。而在另外一张照片中,他以与上面提到的那张照片同样稍稍有点倾斜的构图,把在外滩早上跳扇子舞的女人们纳入取景框。与上面那张充满自虐的照片相比,这些女人们的身上似乎有着另外一种无法释放的能量,她们必须要通过这么一种方式才能挥霍掉身体的能量。同样也是在外滩,西方的社交舞也在一天之中另外的时刻上演。不过,令人错愕的是,画面前方是两个男性老人相拥起舞。公共社交空间的缺乏,社交对象的缺乏,感情交流的缺乏,总之,从这些拍摄于1990年代的上海照片看,那是一个缺乏的时代,也是一个阴冷的时代。而上海,就在这个缺乏的时代中,快速地向我们走来,通过希尔斯特的摄影,演化出一副独特的上海模样。

    1990年代的上海,从物质更贫乏的1980年代走来,在经历了1980年代末中国当代历史上最大的震惊与变化后,日益显示其虚无、怪诞的一面。城市重新开放,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得曾经有数十年的相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