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从底层开始》免费阅读!

知识(2/2)

作者:王振国

公的一句话:“人有善愿,天必宠之。”我觉得这句话对我有用。因为事业做大了,需要你对这个社会奉献更多的爱心;而只有用爱心去赢得市场,我们的企业才会有更快的发展。应该说我读过的书不多,但是我记住的很多。我也看过很多故事随手翻翻扔掉了,但是对我的人生成长有启迪或者对我办企业实用的故事,我都会把它牢牢记住。我知道人的脑子不是电脑储存器,知识无限可脑子有限,如果把一些没用的东西也储存了,肯定有些有用的东西就装不进去了,所以我要留点空间,以后还要继续往里输入呢。我希望你们都要掌握一些学习知识的技巧,有些知识大致浏览一下就过去,有些知识却一定要熟记于胸。我喜欢常常拿出身边的小卡片记点什么,到什么时候我觉得卡片丢失了我也不会忘掉的时候才扔掉它。再有,一个故事有机会我就讲,讲一遍就是加深记忆,就是巩固记忆。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功”,我至今都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我们公司有很多年轻的大学生,他们在和我闲聊时很有感慨,“回想起来上大学在图书馆读书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可是走向社会上班后成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想学习也没有时间了。”

    我跟他们说:“不行!”

    记得,我有一次对前来应聘的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说:“你的文凭代表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三个月。要想在我们这里长久做下去,你必须知道你需要再学习一些什么知识,如果不知道你应该学习些什么新东西,你的大学文凭在我们这里很快会失效。”

    “文凭只看三个月。”我说这话绝不是要吓人的。因为现今社会发展得太快了,谁一天不学习谁就可能落后。对于我们有些大学生来说,说白了你现在行,可能一个月之后你就不行了,所以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不是我们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大环境逼迫着我们必须这样做的。所以,美国《财富》杂志曾经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因为你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当然了,工作中的学习环境相对大学来说,是无法比较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有一种学习知识的钻研精神和管理时间的能力。什么叫钻研?请大家看一下我手上的水杯,你要是只看一眼什么都不想了,这不叫钻研。钻研是需要你研究这个杯子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最大限度能够承受多高的温度,在加工它的时候使用的什么样的模具?这才叫钻研。一般地分析问题叫研究,不叫钻研。我对钻研还有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钉子和钻头。一块木板没有缝隙,钉子能够钉进去;一面墙壁没有窟窿,钻头能够穿个透;这就叫钻研。钻研就是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你钻进去之后,能不能把问题看清楚,把事情想明白,然后把问题解决,把事情做好。所以不要说我们没有时间学习,就看你能不能钻研进去。时间有的是,有人有时间打麻将,为什么没有时间学习?所以在年轻人中间要树立一种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风气,这也是关系到企业成败的关键。要说忙,我比你们忙不忙?可是再忙,我也要坚持每天学习一小时。我这个时间怎么挤出的呢,就选在机场。因为坐飞机起码要提前一小时到达机场,这也是我学习的最佳时机。有一次我从沈阳飞广州,在机场待机时买了一本书翻看,看得太投入了竟然连登机的广播声都没听到,最后机场工作人员一个人一个人地挨个问你是去哪儿的,问到我,我说我要去广州啊。“那你怎么还不登机?”把我给吓了一跳。“你知不知道,飞机都等你四十分钟了!”我这才明白过来看书看过头了。我登上飞机时,机舱内响起热烈的掌声,乘客朝着你可是说啥的都有,飞机上简直就像是开批斗会,给我好一顿暴风骤雨。我这时候还能解释啥呀,只好尴尬地往座位上一坐,再也不敢抬头,真是不好意思。我当时还被罚款一千元钱,因为我的失误给人家民航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啊。这就是我读书曾经闹出的一个笑话。所以从那天以后,我就采取了一个办法,在机场读书首先估摸一下待机的时间,再计算一下这段时间我大致能读多少页,然后把计算好的页码事先折叠一下,这样就能避免误机了。所以每个人都要养成最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因为知识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书本,只有不断地加大阅读和浏览信息量才能使你视野开阔。什么是真正的有知识?真正有知识的人都是有一定的胸襟的,这种胸襟,是包容万物的度量,他们能接纳别人的长处,他们明白世界在变,天底下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所以他们能够智慧的借助和糅和别人的长处,化为己用,这就是学习知识的真功夫了。真正有知识的人,更是懂得运用知识赋予的权利,改变外在的世界,也改善自我的生活。社会在变,世界在进步,所以,真正的知识,在于把握住变和进步的关键地方,首先将自己改变了,强大了,以求适应社会所需,这就是成功。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