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免费阅读!

三毛(2/2)

作者: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

莫底格尼亚画中长脸、长脖子,没画眼珠的女人,又很像毕卡索立体画派时的三角脸情人,总是有个性的。不算难看,透着卢、厉害,坐在她前面,总觉坐在冷气机前一样。

    ——《五月花》

    作者还注意把艺术描绘的焦点对准人物性格最有特征性的部分,通过精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成为光彩熠熠的"这一个"。如当哑奴被原主卖掉,被逼离开与他相依为命的妻儿子女时,作者用一组细节描写来突出他的痛苦、绝望,以及对妻儿的热烈的爱和对奴隶主强烈的恨。

    为了使事物形象更为鲜明丰满,三毛也着力于环境和风上人情,民间风俗的描写,这就使得她的作品时代气息鲜明,地方色彩浓烈。在《哭泣的骆驼》中,作者将游击队写在白墙上的红色标语如实搬进小说,以显示它的时代性。而其他作品中出现的辽阔的沙漠。深蓝的长空,成群结队的骆驼,星星点点的帐篷,向天空伸长着手臂的仙人掌,忽隐忽现的海市蜃楼,以及娃娃新娘的婚仪,沙漠浴室的奇景,丹纳芙丽的化装狂欢、拉歌美拉的口哨传音等等,简直是一幅幅诱人的非洲风景画和风俗画。但是,"我不爱'景',我'爱'人"。所以她作品中的环境和景物描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为着突出人物的性格,或烘托人物的心情,或推进情节的发展。《搭车客》中,作者用下面的景物描写来突出"我"外出游玩时清新的感觉和愉快的心情: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的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在这个时候的沙地,总使我联想起一个巨大的沉睡的女人的**,好似还带着轻微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

    在《沙巴军曹》里,当"我"听完沙漠军团全营惨遭杀害的血淋淋的故事后,沙漠美景就变成:

    天已经暗下来了,风突然厉烈地吹拂过来,夹杂着呜呜的哭声,柳子树摇摆着,帐篷的支柱也吱吱地叫起来。

    《哭泣的骆驼》结尾处惨杀沙伊达场景的描写,更叫人毛骨悚然,欲哭无泪。这种把物景溶于心景的写法,使景物带上了感情的色彩,又使感情像景色一样的明朗,自然就增加了作品的感人魅力。

    至于对比手法的妙用,几见于三毛的每篇作品。《似曾相识燕归来》,写"我"丧夫后回到马德里看望公婆,全文用小姑伊丝帖对"我"的关怀体贴,以及夫家整整一条街上的邻居对"我""最真挚的情爱"来反衬出公婆、特别是婆婆的冷酷和贪婪:自己广有钱财产业,却忍心在儿媳痛不欲生的悲伤时刻,抢夺儿子遗留给媳妇赖以遮身的住房,甚至说出"你反正不要活的……"这样残忍的话,以此作为霸占房子的理由。在《巨人》中则以"我"的渺小突出小达尼埃的高大;《哑奴》里,更以奴隶主的富有、凶狠和阴险突现奴隶的贫穷善良和任人宰割的命运,等等。这种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不仅把作品中的真美与假美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区别开来,而且使作者笔下的人物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声音,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丰姿。

    三毛中期创作的第三个特点,是浓郁的抒**彩。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的笔尖总是蘸满感情,并带着作为女作家特有的温柔亲切、委婉细腻。而她所以能那么自如地抒真情,发己见,也是与以"我手写我口"的写作方法有密切关系的。在她所有的作品中,"我"都是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或目睹者投入故事,这样,就便于借助"我"对人物和事件的真切感受,自然而直接地表露"我"的审美感情,并积极发挥"我"对于人物或事件的美学评价作用。如小说《哭泣的骆驼》中,对摩洛哥侵略者的憎恨,对沙哈拉威人为民族独立而战斗的赞颂,对游击队领袖巴西里夫妇的敬爱与同情,都是通过作者的"感情用笔"来表现的。在散文《梦里花落知多少》里,作者把"我"对丈夫荷西的追忆、眷恋和怀念写得那样情深意切,哀伤感人。谁能忘记那涌自心底的带泪的声音:"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就算你已成白骨,仍是春闺梦里相思又相思的亲人啊!"而在《背影》里,作者更把父母步行去看荷西墓地以及母亲买菜归来艰难独行的背影,作为抒情泉口,字字融注了父母对女婿的哀悼和对女儿的痛惜,句句饱含了女儿对父母的感恩和亲情。"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这种袒露真情实感的抒情,体现出一种真挚的美,常常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呜。即使是写游记,作者叙事绘景,也句句含情。如对各具特色的七个岛屿(《逍遥七岛游》)的精细描述,倾注了多少深情与热爱。而且,每当异国美景稍似祖国风光,那向往和眷恋之情,是那样自然而急切地凝聚于作者的笔端:"我更加温柔地注视着这片杏花春雨,在我们中国的江南,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自然,思想和感情是抒情的基础。没有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空泛的抒情也只会显得软弱无力。三毛作品中的抒情,凝聚着"我"对人物和事件的深思,体现着作家思想感情的深度和浓度。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往往借助"我"的抒情深化着作品的主题。如在《亲不亲,故乡人》中,作者对自台湾省出外考察的某些团体或外出旅行的某些同胞,因为在国外餐厅酗酒行令,对门房挥拳吵架、甚至在大街上随地小便等等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而引起外国人的轻蔑和鄙视,作了令人痛心的描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爱国之情,赤子之心,深深地感动着读者:"在台湾,也许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肩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时,请不要忘记,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在《西风不识相》中,作者谴责了洋鬼子的狂妄自大,以强国自居而任意欺辱中国留学生的卑劣行径,又进一步指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凡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谦卑"等做人格律和外交原则,只能丧失人格、国格。揭示出要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就必须与不识相的洋鬼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样深刻的主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三毛中期创作的第四个特点,是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通俗,幽默诙谐。如用"毒热的太阳像火山的岩浆一样流泻下来"来形容沙漠酷热的正午。同时写雨却从不同角度来描绘:通过触觉,写稀稀落落的雨"打在身上好似撒豆子似的重";通过视觉,用"终于成了一道水帘,便什么也看不见了"来形容雨越下越大;通过听觉,把沙漠的雨写得那么恐怖:"雨滴重重地敲打在天棚上……"不仅如此,三毛还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选用适应作者的心情和引起读者思想情绪共鸣的语调语句,如形容隔壁女同学对异性的热情和对同性的冷漠:"冰岛来的女人,果然是冰冷的……她只对男同学讲话,对我,从第一眼就讨厌了。""我这个冰山似的芳邻,对男朋友可是一见即化"。而《大胡子和我》的开头,更是诙谐成趣: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是想嫁有钱的。"

    "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是我呢?"他很自然地问。

    "那就只要吃得饱的钱就够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一点。"

    就这几句话,我就成了大胡子荷西的太太。

    当然,事实上决不可能仅仅因为这几句对话就决定了她的终身大事。但这些幽默的对话,这个诙谐的语调,却把一对早已深深相爱而且即将结婚的青年人幸福的心情,开朗的性格、俏皮的神态表露得何等鲜活生动!

    这种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语调,在《玛黛拉游记》也比比皆是。如对"殡仪馆酒吧"戏滤的描写,"我"吃"玛黛拉乡村肉串"闹剧场面的描述,等等。但她的笔调也有非常严肃的时候。如《哭泣的骆驼》,开头结尾的语调是那样沉重,那么忧郁,简直字字都滴着血和泪。《不死鸟》、《背影》、《梦里花落知多少》、《离乡回乡》等篇,写的是荷西逝世以后的种种,随着感情的哀痛、忧伤,文章的语调也就变得凄婉、缠绵。此外,一些古典诗词的自然引用,也使作品生色不少: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世上这么一遭啊!(其实,青菜豆腐都尝不到。)

    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世上,能看到——"长河落日圆,大漠荒烟直"的幸运儿又有几个如我?(没有长河,烟也不是直的。)

    再想——"古道西风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这个意境里,是框得上我了。(也没有瘦马,有瘦驼。)

    ——《白手起家》

    当然,三毛中期的作品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我认为,主要缺点是她的笔力有时候太宣扬自己了。如散文《温柔的夜》只是表现"我"对流浪汉的同情和资助;《搭车客》也是写"我"对沙漠行人的恩惠;《相逢何必曾相识》则详叙"我"如何善待日本小商人莫里等等。作者为什么要处处表现自己的仁慈和爱心?这当然与她写作家宗旨分不开的。三毛曾说:"我的文章是身教,不是言教。"(《两极对话——沈君和三毛》三毛信奉基督教,她认为宣扬仁慈、博爱、人道,是她的本份工作。固然,在人欲横流的西方社会里,作者能抛弃世俗的等级观念,给贫苦无助者以同情和资助,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如果能在作品中指出他们之所以贫困的社会原因,岂不比一般的乐善好施、普渡众生(能普渡吗?)更有积极意义?至于个别作品叙写鬼怪、巫术,则显得阴森,空泛而缥缈。从艺术技巧来说,三毛的中期作品虽不乏精心佳构,但也有平铺直叙而少跌宕摇曳之作。所有这些,都不能不影响作品概括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三

    三毛的后期作品,指的是她离开撒哈拉以后的创作,大都是散文、小故事、书信及语录式的东西,也有剧本。比起撒哈拉式的"轰动",这些作品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岂止内容平淡无奇,甚至有错误的,在艺术技巧上也逊色不少。这又一次证明,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而且在艺术上必须精益求精,才能深刻地反映生活。

    这一切首先反映在游记《万水平山走遍》这本书里,这是荷西逝世后三毛应《联合报》之邀写的游记,本想以异国风俗人情美景的描绘吸弓赎者,造成又一种"三毛热",再一个"撒哈拉",但毕竟是走马观花,而不是深入生活的创造,虽然也描摹了哥斯达尼加、巴拿马、秘鲁等国绮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真实地反映了墨西哥的贫富不均,以及"强盗国家"哥伦比亚的可怕,但文字只浮在表面,深入不到读者心里。三毛是善于说故事的,倒是其中的《药师的孙女——前世》、《银湖之滨——今生》(厄瓜多尔纪行)两篇,写得比较生动。

    在《送你一匹马》这本散文集中,三毛的母亲在《我的女儿,大家的三毛》序文中说:"三毛现在除了在文化大学文艺组教书,每月有三个固定的专栏要写,兴趣来时又要再写七八千字,然后每个月看完五十本书以上,剩下的时间,有排不完的讲演和访问,几乎每天都要到清晨七点半才能入睡,早上十一点多又要起床开始另一天的忙碌,她的日子很艰难。……她的时间,被太多外务分割了,常常吃不好,睡不好,而日子无尽止地过下去,不知哪一天忙碌才会停止,这个社会太爱她了,而我们实在受不了。"作为母亲,总是疼爱女儿的,如果她没有夸大,三毛的确没日没夜地在工作。"三毛热"还在热下去。从这本散文集看来,回忆性的文章最显得亲切自然,如《蓦然回首》写的是她拜顾福生为师学画并指导她走上文学道路的事,满纸感恩深情。《惊梦三十年》叙忆与白先勇的友谊以及对白先勇的敬重。写得感人的还有其中的《送你一匹马》,也是对琼瑶的感恩,日为在荷西死后三毛要自杀,琼瑶"缠"了她七个小时,一直缠到她答应不自杀为上。除了这,她当然也很欣赏琼瑶这个人和琼瑶创造的"琼瑶热"——小说和电影。所以她要《送你一匹马》"我画的,画一个琼瑶骑在一匹奔驰的马上,它跑得又快又在耐性……"其余的篇章虽然也真实,但不是太过自我宣扬,如《野火烧不尽》、《朝阳为谁》等等。比起撒哈拉时期写的散文来,逊色多了。至于语录式的《随想》,也是好坏不一,如"真正的爱情,绝对是天使的化身,一段孽缘,不过是魔鬼的玩笑";但有些就未必正确,如"钱可以逼死英雄,钱可以买尽美女";有的几近废话:"跟自己做朋友最是可靠,死缠烂打总是自己人"。《谈心》集不过是三毛与三毛迷的通信集,没有文采。《我的宝贝》述她收藏物的小故事,谈不上艺术性。《闹学记》则刻意追求戏剧作用,只让人感到造作。《倾城》一书多写童年回忆,是"挤出来"的故事,是为了迎合三毛迷对三毛的痴求。其中仅《倾城》一篇较为出色,它详述了一个西柏林苦读的女学生赴东德度假,与东德一英俊青年军官相遇相爱又不能爱的伤心故事,写得紧迫逼人。虽是散文,却似小说般地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波浪起伏。但是比起《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来,仍然逊色。她游大陆写的《敦煌记》,叙人鬼对话,更使读者觉得荒诞可笑。她很想超越自己,曾对人说她将来以陈氏家族人物故事为内容写长篇小说,若真能如此,因为是熟悉的题材,又能运用她熟悉的写小说的技巧,也许真能突破。可惜她放弃了熟悉的,却改写她并不熟悉的,犯了文学艺术上的"大忌"。历史题材剧本《滚滚红尘》的失败,实是自然的结果,而且好的内容才能写出好剧本,这是最起码的知识,最根本的条件,可是三毛却全心全意地投入抗战时期中一个女作家沈女士和一个汉奸(章能才)深情相恋,至死不渝的故事。要知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她明知章能才是汪精卫伪政府文化方面的官员,甚至他自己也对她说"我没有灵魂","最厉害的汉奸就是不杀人的",他不直接杀人,却间接地杀害抗日志士,她却深爱他并与他同居。抗日战争胜利后,章能才怕被抓,四处逃跑躲藏,后来躲在一个寡妇容生嫂嫂家,女作家追来,发现章能才与容生嫂嫂的同居关系,对这个既是汉奸又对她感情不专的男人还是爱得要死。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时,逃难人多,船票又贵又难买,她利用发国难财暴富的余老板对她的痴情,说她愿跟他一起赴台,余老板即买了两张船票;给她一张,她却偷偷给了章能才,让章逃走,自己留下。可见甘愿为汉奸章能才作出任何牺牲。三毛在《人物介绍》栏里说她是"燃烧灵魂"的代表,指的就是"爱"的燃烧,一种为爱而爱,爱情至上的"燃烧"。

    她的好友月风自称是"爱情动物",与她不同的是,她爱得高尚。首先她抗日,曾演《放下你的鞭子》等剧。她本来很为她获得爱情欣慰,但一发现章能才的汉奸身分时,就愤然离去。她的男友小勇更是把抗日救国看得比爱情更重要的青年,国民党政府赴台前夕,他又从延安回来做学生工作,月凤因为爱他,也跟他一块工作,结果双双被枪杀。三毛本来想用月凤对小勇的纯情来反衬女作家对章能才的倾心,说明女人都是"爱情动物",却忘记了爱是有原则的。虽然竭力美化女作家对章能才的无私和爱,但汉奸就是汉奸,愈美化,愈令人恶心,愈显得丑恶,愈突出月凤对小勇的爱崇高而美丽。《滚滚红尘》放映以后,舆论界批评剧本美化汉奸,我认为是击中要害的。但三毛却说她只是在写情:"我就是要影片中的男男女女醉生梦死,爱来爱去,就这样滚滚红尘的来",甚至说:"我最喜欢章能才,我很了解他",这就缺乏了起码的是非感。

    自杀为读者留下痛苦,也留下问号。是"《滚滚红尘》的失败使她自杀?不,《滚》的失败只是她自杀的导火线,其实她早就不想活了。她的一生,曾自杀过多次,为屈辱、为爱情,都被父母救活。她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是撒哈拉时期,虽然物质上苦一点,过的却是爱和被爱的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荷西的逝世带走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她痛不欲生,父母抱住她,求她活下去,"再试着活一次",她的好友琼瑶"磨缠"她七个小时,劝她不可自杀,甚至想起她在《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关于墨西哥城自杀神的描写,恳请她绝不自杀,三毛为报父母的养育大恩,为尽孝道,为谢友人,她试着再活一次,然而在内心深处,她总是极端痛苦的。虽然在学生面前,在演讲会、座谈会上,甚至在与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刻,她总是面带亲切的微笑,讲话声音甜甜的,然而她内心痛苦,私下里她只想独处,以便与荷西默默相对。即使在周末,她也不与父母相约的登山朋友们去神木群中旅行,却给姐姐、弟弟打电话,不许他们回父母家过周末,不接任何电话,只把无尽的思念和寂寞,一针一针缝进拆了又拆的旧衣裙里,而最大的享受,是"抬头望了一眼书桌上的放大照片,我的眼光爱抚地缠着照片里的人缱绻地笑了。……我只是静心地等待着,等待那七颗星再度升空的时候,你来渡了我去海上!"(《周末》)她等待着与荷西在天国里重逢的美好日子,然而母亲得癌症,父亲也八十一二高龄,她不忍也不敢再伤两位老人的心,何况她答应了朋友不自杀的,她重承诺,她只好仍然过着人前欢笑豪迈,人后悲苦凄凉的双重人格的日子,难怪她常对好友季季说:"好累!"作为作家,她当然很想超越自己,以再造一个撒哈拉时期的轰动,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那样的生活,就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文章。她后期曾想用异国风俗人情的游记文章再引起轰动,因为只是蜻蜒点水的飘香而非生命的再现而失败,再后的教书生涯,讲演、座谈的记录则更平淡。她不甘寂寞,又恰逢导演严浩约她编剧,就利用住院的时间抱病写起《滚滚红尘》来。她写得那么认真,那样投入,甚至还画了布景插图,出院后还特意在自己家布景、给秦汉、林青霞说戏,她还兴致勃勃地几次到香港作宣传,她抱着必欲成功的希望。实际上,1990年台湾电影金马奖评选提名,《滚》获包括最佳编剧在内的十二项提名,可以说大获全胜。可是,当她盛装赴会,准备接受得奖荣誉时,八项获奖中有"最佳影片奖",却偏偏没有"最佳编剧奖"。她当场落泪。青少年时代的遭遇,使三毛产生了很深的自卑感,在以往的日子里,她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常常求证于他人。创作《滚滚红尘》,是希望它能体现对自己的超越,催生出一个新的"撒哈拉魅力",但是,结果呢?不仅没得奖,还受到报刊"草包编剧"、"外行编剧"的猛烈批评,她还能超越自我吗?身心俱疲的她深深怀疑了,自杀之念也因此萌生。十三岁时数学老师对她的体罚,使三毛感到世界缺乏爱,人生不安全,从而孤独"自闭"甚至自杀,是父母的爱和恩师的关怀使她走向世界,是撒哈拉的生活和荷西的海样深情使她成为作家并获得"撒哈拉魅力",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甚至豪迈,但荷西的逝世使她失去一切,她只想追随荷西于地下,而父母、友人不许,于是她想在创作上有所前进有所突破,以慰寂寥的心,让读者和观众的掌声来温暖孤独的灵魂,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不是当年数学老师对她羞辱的重演吗?所以,震撼之余,三毛在心理上又重回到了世界可怕、人生不安全的阴影中,还是回到荷西身边,让荷西来保护自己,才最安全。于是,她无言地告别了那样疼爱她,父母亲友,告别了她的读者,走上了别人看来是自毁,在她自己看来却是幸福归途之路。

    安息吧!"中国的作者"三毛!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