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评传》免费阅读!

三、家 庭(2/2)

作者:刘因评传

氏,刘因待之甚孝。父刘述卒于至元四年丁卯(1267),时刘因十九岁。

    刘因集中有《白云辞》二首,就是为悼念母亲而作。辞曰:白云凝情兮佩月光,白露结彩兮明幽芳,众星皎皎兮水波不扬,渺予思之若遇兮耿在目而不忘。音容著兮形无方,肃予中立兮四无旁。予母归来兮山高水长。

    白云高飞兮奋不可寻,灵风长往兮声不在乎幽林,皎月东升兮忽西沈,玄鹤何逝兮遗之音,予思未及兮实怀我心。鯈万里兮指所歆,旷同游兮启云襟,予母归来兮山幽水深。刘因又有七绝一首,悼念其母道:只应老母心酸处,还似孤儿泪尽时。

    留在此身成底事,回头二十四年悲。

    自注:"先母下世,今二十四年矣。"①由此可知,刘因与母亲的感情十分深厚。

    刘因生母杨氏逝世后,其父又娶某氏。刘因对这位继母克尽孝道。刘因应诏入朝不久辞归,就是由于这位继母重病需人侍奉所致。由此可见,刘因是笃守当时的伦理规范的。

    刘因之妻姓郭,山西平定人。岳父也是读书人。《静修集》(三贤集本)中有一篇《郭氏亲事始末》,简略地记载了刘因与郭氏的亲事:中统四年,郭公许亲。至元四年正月,余丁忧。至元六年正月二日,顺天教授许邦直传言,以禫未答。三月十一日禫终,十五日以释服从吉之礼,告于皇考,以著(著,疑当作著)即命,遇"大有"之"丰"。四月,郝仲常以书去。八月,寇长卿以书来。至元七年正月二十八日,请期。二月十日,王彦材、郝季常送予亲迎。三月七日迎归。

    这篇流水帐式的记述,初看似乎意义不大,但对于了解刘因的生平和思想还是有意义的。从中不但可以看出刘因对待丧礼、婚礼的郑重态度,而且,文中提到的郝氏兄弟、寇长卿、王彦材等人,在刘因的诗文中还多次出现,由此亦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刘因有一子三女。子名和,是在刘因四十岁以后才出生的,却又不幸早夭。刘因病逝时,长女、次女已嫁,小女尚幼。

    由上述可知,刘因的祖辈是金朝的臣民,高祖父、曾祖父和叔祖父曾三世仕金①,其父刘述亲身经历了金朝末年的战乱,而后曾短期仕元,但主要过的是隐居不仕的处士生 活。刘因在故乡出生时,已是战乱初宁的元蒙初年。时代的风云,家业的盛衰,祖父辈的经历,都在他的心灵中烙上深深的印迹,给予他的思想和性格以重要影响。

    ① 《先世行实》,三贤集本《静修集》卷四。

    ② 《静修先生集》卷四,页八四。

    ① 《己卯九月二十八日,梦过先妣墓得诗,觉而忘其第三句,因足成 之》,《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一六。

    ① 前人曾有刘因先辈"五世仕金"的说法(见孙奇逢:《读〈渡江赋〉 辨》,《孙夏峰集》卷八.不确。刘因的六世租以上没有记载,五世祖 未提官职,只有高祖俣、曾祖俣、叔祖秉德仕金,祖父秉善无官职。其父刘述金时尚幼,后曾短期仕元。因此,刘因的先辈是"三世仕 金"。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