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免费阅读!

第十五章 大战前夕(2/2)

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

下去。两人商议的结果是,将实施“白色计划”

    的时间定在9 月1 日。

    8 月30 日一整天,身心交瘁的亨德森一遍遍地向伦敦和华沙呼叫,却没人能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亨德森在电话中将希特勒的建议全部告诉了波兰驻德大使利普斯基,并建议他立即与戈林会面。可那位大使满不理会地上床睡觉去了,他觉得反正有英国人撑腰,大可不必惊慌失措。亨德森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绅士风度,他就像一只被猎狗紧紧追逐的野兔一样,惶恐不安。8 月31 日上午,亨德森又一次提醒波兰方面,离德国人给出的期限只剩下几个小时了,波兰政府却指示利普斯基“不要进入任何具体的谈判”。亨德森将情况报告了英国外交部,并分析说,希待勒的建议很有可能是纳粹的一场骗局,德国对波兰的行动是谈判所无法阻止的。

    战争的阴云已难以驱散,人们被沉重的战争气氛压得喘不过气来。柏林上层社会中的一些人还是不甘心眼看着自己的舒适生活被一场无情的战争所葬送,他们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制止战争的途径。前德国驻罗马大使搬出了戈林的姐姐,希望她出面劝说戈林设法扭转局势。戈林的姐姐打电话说这件事时,戈林正在为波兰政府的态度而恼火。他大骂波兰人无礼之后,怒气冲冲地对他的姐姐说:“你问这是不是最后通牒?我可以说,如果波兰政府再不派代表来柏林的话,这就是最后的通牒,这话我也将对亨德森说。”戈林知道波兰方面不会再来人了,因为他的研究所已经监听到利普斯基打给波兰大使馆的电话,这位波兰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天之内,德国会爆发一场“革命”,那时希特勒将会被推翻。戈林认为这一切都是捕风捉影,根本就不存在波兰大使所说的“革命”的可能。

    下午1 时,希特勒下达了执行“白色方案”的命令。戈林接到命令后,立即召开了国防会议。戈林一反过去那种一想起战争便忧心忡忡的样子,情绪异常高昂。他声称,“不管波兰怎样拖延时间,我们的决心都决不会动摇。

    在未来的48 小时之内,我们就将给波兰人做出回答,那就是将他们击败。波兰人对我们的建议置之不理,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和平的诚意,因此英国人已无话可说了。如果英国人一定要插手的话,在我们彻底击败波兰人后,我们将全力以赴地备战,同英国人血战到底。”其实,即使在他慷慨陈辞的时候,他也仍在暗暗地祈祷英国人千万不要参战。在戈林的心中始终萦绕着一战战败的阴影,他对英国及其站在它身后的巨人美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但无论如何,既然希特勒已将德国拉上了战争之路,他也只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

    亨德森又来找戈林了。他见戈林手下的人一个个都在忙忙碌碌地装点器物——戈林收藏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古董和细软,就知道一切都已成定局,再多费口舌已没有什么意思了。亨德森和戈林见面后无话可说,这在私交甚好的两人之间还是第一次。亨德森不愿意再给戈林摇唇鼓舌的机会,寒暄了几句就告辞了。他仍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寄希望于波兰人及时派出特使,波德暂时和解。但是,波兰方面仿佛一切都凝固了,只在静静地等待着德国飞机飞临华沙的上空。

    令戈林难受的是英国人的态度愈发强硬起来。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在给希特勒的照会中说:“英国人不能劝说波兰人按照希特勒的要求讨论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的办法。捷克的命运就是前车之鉴,波兰人不愿重蹈慕尼黑覆辙。假如出现那种情况,他们愿意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波兰人当然知道英国政府的态度,因此有恃无恐,对德国人的威胁和亨德森的劝说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尤其是利普斯基,他对亨德森的劝说始终置若罔闻。亨德森在同法国大使谈及此事时说:“这也太滑稽了,我真不敢相信,一个国家能如此随便地将命运交付在别人手中。”戈林却为波兰政府的态度而庆幸,因为这样一来,英国人就难以理直气壮地替波兰人说话了。

    对于亨德森来说,1939 年8 月31 日是他终生最难忘怀的一天,他似乎对一切都已绝望,一切又似乎都存在着转机。他就像坐在一艘行将沉没的船上一样,眼前危机四伏,但远处的地平线又隐约可见。这一天中午,利普斯基终于去见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了,不过他并没有得到波兰政府的授权。德国人好像要考验利普斯基的耐心,居然让他等候了5 个多小时。大约晚上6 点半钟,里宾特洛甫才出来同利普斯基见面。当他得知利普斯基不是波兰政府的正式代表时,马上就将面孔板了起来,几乎将他赶了出去。回到大使馆,利普斯基急忙往华沙打电话,却发现电话已被切断了。在这一天,英国政府也开始紧张起来,因为他们发现希特勒是一个为达到目的而不惜冒任何风险的狂人。连那位躲在罗马静观事态发展的独裁者墨索里尼也跑了出来,大声疾呼“克制”和“理智”,他是应英国政府的要求这样做的。同时,他站在希特勒的立场上,要求波兰将但泽让出来,用他的话说就是:这是德国人的一个最低的要求,如果连这个要求波兰人都不能满足的话,他就无法说动希特勒了。这时,德国进攻部队大部分都已进入预定位置。

    值此大战迫在眉睫的时刻,纳粹要人戈林在做什么呢?他正在柏林有名的爱思普兰德大饭店与达勒鲁斯推杯换盏。戈林谈笑风生,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他夸奖达勒鲁斯要的白兰地是酒中上品,说临走时还要拿上两瓶。正当戈林酒酣耳热的时候,达勒鲁斯建议他再与亨德森谈一下,戈林很痛快地应允了。从饭店出来后,戈林马上把亨德森邀到寓所喝茶。亨德森坐立不安,戈林却根本不理会这些,他足足谈了两个小时,说得最多的照旧是前些天说过的所谓波兰人的罪行。戈林还声称:“如果波兰人不让步,那么德国就会像掐死一只虱子那样将波兰消灭掉。如果英国人执意要对德国宣战的话,我个人表示十分遗憾,而且总有一天,每个英国人都会认为这是轻率的举动。”

    事后,亨德森回忆道:“戈林在这样的日子里居然拿出这么长时间来同我喝茶,其用意很明显,就是在最后的关头想通过我迫使英国政府放弃波兰,尽管他也许知道这是徒劳的。戈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放弃一切机会捞取好处,往自己的脸上贴金。如果在最后的关头,他能使英国置身事外,他就会成为‘白色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第一个功臣。”亨德森还写道:“在与戈林谈话当中,我有一个不祥的预感,那就是战争大概在明天早晨就会爆发,而戈林一定已将归自己所管的一切都安排停当了,否则他不会这佯泰然自若。”

    从戈林那里出来后,亨德森立即往伦敦发了一个电报,他向张伯伦提出:

    “现在如由我再向德国人提任何建议都是不明智的,因为任何建议在此时此地都已经是徒劳无益的。我们现在所能采取的唯一的方针就是以不可动摇的决心以武力对武力。”面对窗外黑沉沉的夜空,亨德森的心情十分郁闷。他知道,这些年他所奉行的个人外交的策略完全失败了。他被希待勒和戈林欺骗了,尤其是戈林,他一直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同自己交往,而且似乎一直都在为和平而奔走,但在最紧要的关头,恰恰是这位“老朋友”愚弄了自己,他居然能那样若无其事地请自己“喝茶”。

    1939 年9 月1 日拂晓,150 万德**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波兰发起了进攻。戈林空军的机群如一群群乌鸦一般,飞向波兰的军队驻地、军火库、重要桥梁和一个个不设防的城市。这一天是波兰人永生难忘的一天。地面和天空就像喷火一佯,无数无辜的波兰人葬身于火海之中,希特勒和戈林曾在西班牙导演过的惨剧以更大的规模在波兰的土地上重演。

    在战争爆发的当天,英法两国除了通过新闻媒介谴责了德国的侵略行动之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使戈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晚上,戈林独自得意地坐在他那巨大的办公桌后,品味着白天发生的事情,不由得暗自庆幸这一次实在是跟希特勒走对了。他感觉到,元首对他这次的表现非常满意。9 月1 日白天,希特勒身穿灰色的士兵服装,来到国会大厦,向国会议员们宣布,德**队已经进入了波兰。他还宣布:“如果在此次战斗中我遭遇不测,那时,我的继承人将是党员戈林。”站在希特勒身后的戈林神情庄严,真有点临危受命的样子。

    9 月2 日一整天,英法两国仍然没有什么动静。戈林心里高兴极了,希特勒也是面带喜色,他们以为纳粹的扩张阴谋又一次得逞了。

    当天夜里,戈林的研究所监听到张伯伦向英国大使馆发出的指示。指示说,鉴于当前的形势,英国政府将向德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戈林开始紧张起来。3 日零点,戈林的研究所又监听到伦敦方面直接给亨德森本人的指示,内容是让亨德森于3 日上午9 时去见里宾特洛甫,将英国政府的最后通牒通知德国——要求德国必须无条件从波兰撤军。并让亨德森在11 时听候德国政府的明确答复,如果过了这一时间,英国政府就将不再与德国政府通话。上午9 时刚过,戈林就给里宾特洛甫打去电话,询问英国方面有何消息。里宾特洛甫冷冷地告诉他,已接到英国政府的最后通牒,他正要向元首汇报。快到11 时时,戈林没听见希特勒有什么反应,他知道希特勒根本不可能从波兰撤军,这场战争只能打下去了。戈林面色苍白,脸上冒着冷汗,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的达勒鲁斯说:“这些英国人简直是一群不可理喻的蠢驴,竟在这种时候还让一支已经得胜的军队在没经过任何谈判的情况下就撤军,这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呢。”达勒鲁斯突然想出一个主意,他建议戈林立即飞往伦敦,与张伯伦当面进行谈判,这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戈林听从了达勒鲁斯的建议,立即给希特勒的副官博登萨茨打去电话,告诉他自己准备亲赴伦敦,并保证说,他将掌握谈判的分寸,在没有得到张伯伦明确表态之前,他是不会表态的。达勒鲁斯将戈林同意去伦敦同张伯伦会谈的消息用电话通知了英国外交部,并说戈林的专机已经备好,正在机场预热。这边戈林让他的侍从给他准备去伦敦要穿的夜礼服,心里则在想着他作为“和平的使者”,在伦敦将要受到多高规格的欢迎。然而,让戈林始料不及的是,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一口回绝了达勒鲁斯的建议。他们给戈林的回答是,在德国没有答复英国的最后通牒之前,英国政府将不与任何德国政府代表进行接触。如果英国政府在今天上午11 时之前得不到德国政府令人满意的答复,那么自该时间起,英德两国就处于交战状态之中。戈林得知英国政府的态度之后,沮丧之极。他走出房间,在一棵山毛榉树前的椅子上坐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这时,侍从跑来说元首请他接电话。戈林猛然一惊,快步走回屋里。希特勒在电话中大声斥责戈休在这种时候还在幻想同英国人和谈,并告诉他,11 点30 分,英国政府已向德国宣战。希特勒大叫道:

    “收起你的幻想吧,现在需要的是你全力以赴地去准备与英国和法国开战!”

    戈林唯唯喏喏,面露土色,一个劲说:“是,我的元首,是,我的元首。”

    放下电话,他对副官说:“马上备车,我要去总理府。”

    在总理府,纳粹的主要领导人聚齐了。希特勒的会议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气氛。希特勒先是面色阴沉,一言不发,过了一会,他恶声恶气地对里宾特洛甫说:“现在怎么办?”说这话时,他面露凶光地看着总是自以为是的外交部长,似乎在责备他判断错了形势。但里宾特洛甫好像没看到希持勒的表情一佯,火上浇油似地说:“我想不用再过1 小时,法国政府会送来一份同样的通牒。”戈林对站在他身旁的戈培尔说:“如果这场战争我们打败了,那只有请上帝救我们了。”戈培尔没有说话,只是怔怔地站在那里。

    英国人参战的消息确实如一瓢冷水泼向了头脑发热的希特勒,他从一开始就估计英国人不会真的向德国宣战。他对戈林与英国人之间的来往并非一无所知,但他不愿过多地阻拦,他也希望戈林的努力能够奏效,来自英国的威胁毕竟不可等闲视之。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他和戈林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地想利用外交手段将英国人排除在外了,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战争的责任推到英国人及紧随其后的法国人身上,怎样对国人有个交待,怎样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在这个时候,戈林想的几乎与希特勒完全相同。他已看清,要保住荣华富贵,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跟着希特勒走到底,打赢这场战争。

    此外,戈林还抱有一丝幻想,那就是英国人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于是,他的脑子里又开始转开了设法同张伯伦取得联系的念头。

    正是:欺世美梦难成真,如意算盘终落空。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