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免费阅读!

第十一章 吞并奥地利(1/2)

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

    为助元首归故里,不择手段施诡计;

    冬季舞会藏阴谋,侵吞奥国动武力。

    正当戈林为勃洛姆堡和弗里奇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希特勒则在加紧实施吞并奥地利的计划。在审理弗里奇案件的第一次听证会上,戈林突然宣布无限期休庭,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希特勒告诉他,“帝国的陆军元帅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这种小事让别人去忙吧。帝国现在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希恃勒这里所说的“重大的抉择”,就是指对奥地利的吞并,他让戈林放下手头的事情,全力以赴地协助他解决奥地利问题。

    戈林当然愿意以元首的全权代表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戈林一直受到牛赖特的排挤。直到最近一年里,他在外交部的势力才有所发展,他很为自己在外交方面的“才能”而自得。这次他以为牛赖特下台,元首会让他兼任外交部长,不料半路杀出一个里宾特洛甫,着实令他恼火了一阵子。可能是为求得心理平衡吧,在里宾特洛甫担任外长后,戈林对许多人讲,在德国只有一个人能够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那就是希特勒,弦外之音是说里宾特洛甫只是一个摆设。

    早在前一年的6 月,当时还是陆军总司令的勃洛姆堡根据希特勒的密令,指示德军参谋部制定了关于一旦哈布斯堡王朝在奥地利复辟,德**队将马上入侵奥地利的计划。在德国人入侵的威胁面前,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也不敢轻举妄动了。与此同时,奥地利的纳粹分子们在德国纳粹的支持之下,气焰日益嚣张,一时间,德奥合并的叫嚣在奥地利随处可闻。一些奥地利高级官员在纳粹的威胁和利诱之下,也纷纷倒向德国。奥地利几乎每天都有纳粹党徒以各种不同形式制造的暴力事件发生。在边远山区,纳粹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示威活动,经常发展为暴动,奥地利政府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微乎其微,几乎已经等于零。这一切都为希特勒最后吞并奥地利提供了条件。

    1938 年1 月,奥地利警方查禁了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纳粹中央指挥机关,在搜查中,发现了一份由纳粹党魁赫斯亲自签署的文件。在这份文件中,赫斯表示同意奥地利的纳粹在该年春天发动大规模暴动,如果奥地利政府进行镇压的话,第三帝国将以“防止日尔曼人内部的流血”为借口入侵奥地利。

    据巴本回忆,另有一份文件指示奥地利的纳粹分子在必要的时候,刺杀巴本或者德驻奥的武官莫夫中将,从而为德国入侵奥地利制造借口。老奸巨滑的巴本曾将他手中掌握的这些文件转移到了瑞士,并扬言,他如遇不测,这些文件就将公诸于世。但是,希特勒并没有批准刺杀巴本的计划,而是免去了他驻奥地利公使的职务。回到柏林的巴本,立刻像一只哈巴狗那样,跑到希特勒那里摇尾乞怜。希特勒对巴本少不了又是一番假惺惺的抚慰,尽管他们都知道对方是在演戏给自己看。巴本明白,希特勒对他是永远不会放心的,但他又暗自庆幸自己终于保住了性命。为了表示对希特勒的忠诚,巴本建议希特勒亲自与许士尼格会谈,商定最后解决奥地利问题的办法,在两个星期之前,巴本在与许士尼格谈话中已得知他有这个愿望。希特勒一听,觉得这一建议不错,他好像忘记了巴本己被解职,马上让他去维也纳安排有关会见的事宜。

    与希特勒在幕后紧张策划的同时,戈林则赤膊上阵,公开向奥地利政府施加压力。早在1936 年7 月,戈林在征得了希特勒的同意后,就任命了威廉·开普勒为新的驻奥地利的商务代办,实际上他是戈林的私人代表。开普勒可以绕开巴本,同奥地利的纳粹党直接联系。

    在巴本被解职之后,戈林命令开普勒与奥地利的纳粹头面人物赛斯·英夸特博士进行接触,让赛斯·英夸特与许士尼格政府商谈对被取缔的奥地利纳粹组织解禁的问题。但是,双方的会谈毫无结果。接着,赛斯·英夸特与亲德的奥地利国务部长格莱德·赫斯诺将军表示要向许士尼格提出辞职。戈林听到这个消息,有些生气,他一面大骂奥地利的纳粹分子都是一些经不得一点挫折的幼稚鬼,一面急令开普勒无论如何也要阻止他们辞职。同时,戈林又请来奥地利纳粹党的另一个头面人物约瑟夫·利奥波德,向他面授机宜,告诉他不管怎样,他们在奥地利政府中所占有的位置都一定不要丢掉,在必要的时候,德国会对奥地利局势作出应有的反应,到那时,奥地利政府中的纳粹分子就将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各种公开场台露面的戈林,毫不隐讳地频频向奥地利政府发动攻势,施加压力。1938 年1 月初,奥地利的邻国南斯拉夫的总理访问柏林,戈林对其来访的活动日程和细节亲自作了精心安排,欢迎场面之热烈和接待规格之高是奥地利人从来不曾享受过的。奥地利驻德国公使陶西芝见状醋意大发,向许士尼格报告说,如果再像现在这样与德国的关系僵下去的话,奥地利真不知将要受到什么样的对待。在南斯拉夫总理离去后,陶西芝登门拜会了戈林。只见戈林态度冷淡,举止傲慢,并且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德国如何支付从奥地利进口的铁矿石和木材的款项的问题,到今年的春季(指1938 年春)

    就会得到解决——并且是一劳永逸的解决。陶西芝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立刻将他与戈林谈话的大致内容电告了许士尼格,告诉他德国可能很快就会对奥地利采取行动了。

    在陶西芝向许士尼格报告了戈林谈话的用意之后不久,巴本就又回到了维也纳。他向许士尼格转达了希特勒同意与许士尼格会谈的意见。在柏林的戈林听说希特勒将与许士尼格举行会谈,马上赶到希特勒那里,气急败坏地劝告希特勒取消与许士尼格会谈的计划,他对希待勒说:“对于维也纳那个蠢材,一切都是多余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将我的军队开过边境去!”而希特勒没有听从戈林的劝告,仍旧安排了会谈。

    正式会谈定在2 月12 日,地点是位于德国的伯希特斯加登的希特勒的山庄。2 月1 日,在戈林的好友、外交部次长吉米·施密特的陪同下,许士尼格来到了会谈地点。希特勒站在山庄大门前的台阶上迎接许士尼格,他见许士尼格对他身边站着三个德国将军微露惊讶之色,便解释说,这几位将军是偶然因为其他原因来到这里的,希望许士尼格不要介意。但是,在会谈中,这几位将军一直面色严峻,凶神恶煞般地坐在旁边。

    许士尼格属于老派的奥地利人,他希望与希特勒的会谈能够像绅士之间的谈话那样进行。可不曾想,谈话开始不久,希特勒便发作起来,许士尼格后来回忆说,希特勒就像一个歇斯底里的病人一样,大喊大叫,令人不寒而栗。希特勒指责奥地利一直在破坏德奥之间的友好关系,德奥关系恶化的责任全部在奥地利一边。希特勒说:“许士尼格先生,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已经下决心要使这一切终结。德国是一个大国,如果它解决它的边界问题的话,是不会有人出来反对的。”然后,希特勒又指出奥地利在德奥边界设立了大量的工事,用以对付德国。许士尼格否认有这种事情,而希特勒告诉许士尼格说:“不要以为你们的行动我不知道,在德奥边界,你们只要搬动一块石头,我不用半个小时就会知道。另外我还要告诉你,没有任何国家会为德国与奥地利的事务而出头的。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同我是一致的,英国不会为奥地利动一动手指头,法国更不会为此而与德国作对,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机会,在莱茵兰时,他们本可以制止德国,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后退,但是他们没有那样做,现在他们就更不会为奥地利去承担任何风险了。”

    许士尼格与希特勒的会谈最后变成了希待勒的个人演讲,许士尼格只有静听的份了,根本就容不得他插嘴。最后,希特勒强硬地向许士尼格宣布,他必须接受一个新的条约。说着,他把这个条约的草案交给了许士尼格,并告诉他说,他要在下午听到答复。紧接着,纳粹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走了进来,他告诉许士尼格说,这是元首对奥地利政府的最后的“要求”,元首不希望这个协定再有什么变动。

    许土尼格拿过德国人强加于他们的“协定”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接受了这一协定,就等于完全放弃了奥地利的独立。这一协定的内容包括要求奥地利政府在一星期之内取消对奥地利纳粹党的禁令,任命奥地利重要的纳粹分子赛斯·英夸特博士为内政部长,主管全国的警察和保安力量,由亲纳粹的霍尔斯特瑙将军担任国防部长,为将奥地利的经济纳入纳粹德国经济发展的轨道,还要奥地利政府任命另外一个亲纳粹分子许包克博士担任经济部长。

    许士尼格看完条约的草案,陷入了沉思。他自从担任奥地利总理以来,几乎每天都在为如何消除德国的威胁,保住奥地利的独立而绞尽脑汁。1937年7 月11 日,德奥双方曾签订了一个德国保证奥地利独立和德国不干涉奥地利内政的条约,这使得奥地利在纳粹德国的魔爪下喘息了一段时间。许士尼格一直企望德国能够恪守这一条约,事实却使许士尼格最后的一丝希望都破灭了。许士尼格正在冥思苦想时,巴本走了进来。他对许士尼格说,他对条约的内容也感到吃惊,但他还是劝告许士尼格接受这一条约。这时,希特勒的副官走进来告诉许士尼格,希特勒请他去,许士尼格被带到了希特勒的书房。希特勒面无表情地对许士尼格说,“我不会改变草案中的任何一点内容,你必须原封不动地在这个文件上签字,在三天内满足我的要求,不然,我将下令向奥地利进军。”许士尼格痛苦地看着摊在他面前的文件,慢慢地拿起笔在上面签了字,站在一边的希特勒见状满意地笑了。许士尼格签完字后,不甘心地对希特勒说,按照奥地利的宪法,这种条约必须得到总统的批准方能生效,他表示愿意呼吁总统接受这一条约,不过他不能保证做到这一点。

    希特勒声色俱厉地对许士尼格说:“你必须保证这一点!”然后他疾步冲到门前,对着门外大吼道:“让凯特尔将军到我的办公室来!”他又转过身来对许士尼格说:“我回头再来找你。”说完走了出去。不一会儿,许士尼格又被带到了一个小会议室里,吉米·施密特也在那里。施密特见送许士尼格进来的德**官走了出去,便惊恐地对许士尼格说:“我想我们今天是回不去了。”许士尼格无言以对,只是勉强地苦笑了一下。

    实际上,刚才的一幕只是希特勒演给奥地利人看的一出戏。当凯特尔听到希特勒的叫喊,急忙从休息室中跑了出来,问希待勒有何吩咐时,希特勒笑着对凯特尔说:“没事,我只是让你到这里来一下。”半个小时后,已被吓坏了的许士尼格和施密特又被带到希待勒的书房。希特勒对许士尼格说:

    “我又改变了主意,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改变主意。但是我警告你,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戈林由于不赞成希特勒与许士尼格举行什么会谈,故而没有参加,只派了他的艺术顾问米尔曼去了希特勒的山庄,以便随时向他报告会谈的情况。

    会谈结束的当天晚上,许士尼格和施密特婉拒了希特勒为他们安排的晚宴,失魂落魄地驱车直奔边界而去。第二天,希特勒回到了柏林。当天晚上,戈林去见希特勒,希待勒得意洋洋地告诉他,奥地利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希特勒还绘声绘色地给戈林讲述了他是如何恐吓许士尼格的,他对戈林说,在与许士尼格共进午餐时,他把两名氏相最为凶恶的将军叫来做陪客,在餐桌上,他与这两位将军大谈德国新近建造的新式轰炸机和德国空军的强大,听得许士尼格脸色一阵阵地发白。戈林听后哈哈大笑,并对希特勒说,真有些后悔没有亲眼看见这出戏。

    3 天后,奥地利政府迫于压力,批准了许士尼格带回的《伯希特斯加登条约》。柏林和奥地利的纳粹党徒们弹冠相庆。在2 月20 日德国国会召开的大会上,希待勒竟向议员们声称德国将同时遵守这一条约和1936 年7 月签订的那份条约。不久,戈林给他的好友吉米·施密特写信说,他本人对《伯希特斯加登条约》抱有很大的希望,同时祝贺施密特出任奥地利外长。

    但是,戈林的信还没来得及寄出,就从维也纳传出了一个使柏林方页极为恼火的消息,那就是许士尼格突然宣布将在奥地利进行全国范围的公民投票表决,决定是否重新确立奥地利的独立。希特勒和戈林听到这一消息后,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此时离许士尼格宣布的投票表决时间只有3 天了。希特勒立刻将在柏林的有关军事将领统统召到他的办公室,告诉他们,在未来的3 天里,即在奥地利举行公民投票表决之前,德国将对奥地利实施军事入侵。

    3 月11 日早晨5 时半,熟睡的许士尼格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奥地利警察局长报告,德奥两国铁路交通已被中断,听说德**队正在向奥地利边界聚集。上午10 时,有人从柏林带来了希特勒要求取消公民投票的命令。听到这些消息,许士尼格开始为自己仓促做出的公民投票的决定懊悔了。

    他在同总统及其他内阁成员紧急磋商后,决定同意取消这次公民投票,下午2 时,他将这一决定告诉了赛斯·英夸特。六神无主的许士尼格同墨索里尼通了电话,通报了德国的入侵计划,并征求墨索里尼的意见,墨索里尼有些轻描淡写地对他说:“我想德国人不会这样做的,因为戈林曾经亲口向我保

    证过这一点。”

    在德国准备入侵奥地利的那几天里,全柏林最忙的人可能就要数戈林了。他一会儿主持军事会议,进行入侵的各种军事布署,一会儿又不断地给在维也纳的纳粹分子们打电话,指示他们如何在德军入侵时采取行动,作好配合。戈林对将要组成的新的奥地利内阁最为关心,他派开普勒给奥地利的纳粹送去了一份由他亲自选定的奥地利内阁成员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有戈林的姐夫弗兰茨·休伯,戈林给他安排的职位是司法部长。

    据战后从德国空军部发现的戈林研究所的电话记录所载,3 目11 日14时45 分,戈林在电话中告诉赛斯,许士尼格仅仅取消公民投票是不够的,还有什么要求,要在同元首商量后再给他回电话。15 时5 分,戈林回了电话,他让赛斯命令许士尼格辞职,并且要在两个小时内任命赛斯·英夸特为奥地利新总理。这是戈林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向奥地利发出的最后通碟。此后,戈林几乎一步不离地守在电话机旁,等候来自维也纳的消息。

    17 点30 分,赛斯·英夸特从奥地利总统府给戈林打来电话,告诉戈林说:“许士尼格已提出辞职,总统接受了他的辞呈,但拒绝将总理的职位委任给我。”戈林大怒,对着电话大声喊道:“这不行!绝对不行!……他一定得把联邦总理的权力交给你,接受我们原来安排的内阁。”最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