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丘吉尔》免费阅读!

第二十八章 第二战场之争(2/2)

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丘吉尔

巧语,千方百计地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的这个不吉祥的日子。”战时内阁秘书对莫兰说,拖延开辟第二战场是丘吉尔继“1940 年取得成功之后的最大成就”。毫无疑问,秘书最能反映自己首长的看法。莫兰指出,丘吉尔本人“从不宣扬他推迟进入法国的功绩,之所以对此保持沉默,是不是怕后人责怪他拖延了战争进程”?

    丘吉尔虽然不愿意在西欧采取重大行动,但是英国人民却希望自己的国家诚挚地履行对苏联的盟国义务。英国进步党派和爱国人士,要求英国政府履行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全国各个城市在迅速开辟第二战场的口号下,举行无数次的游行和集会。英国人民懂得,不履行对盟国的义务不仅对苏联,就是对英国本身也是危险的。

    在1941 年10 月举行的机器制造业工人代表会议上,一位工人在讲话中说:“我们同其他各个企业的工人一样,对于政府没有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支援俄国感到无比忧虑。我们要大声疾呼地说出各个工厂企业的疑虑,那就是政府正在出卖俄国,之所以没有开辟第二战场,就是因为政府内有哈利法克斯分子、穆尔—布拉巴宗分子和马杰森分子。我们警告政府,工人决不允许出卖俄国,因为他们知道,出卖俄国也就是出卖他们自己。工人要求英国也像俄国那样作出贡献,强烈要求立即开辟第二战场。”为了盟国之间更好地协同作战,1942 年5   月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访问伦敦。他问英国政府,关于1942 年从苏德前线至少诱开德军40 个师的前景如何。丘吉尔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详细地谈了西欧登陆的条件,海上警卫的作用,空军对登陆的意义,谈了部队最好在加米瑟堡和布雷斯特地区登陆,等等,但是绝口不谈登陆的时间和登陆军队的规模等具体内容。据美国历史学家G   ·菲律说,在5   月21 日至26 日,英苏就第二战场问题进行会谈时,丘吉尔“表现审慎、含糊。关于美国和英国准备在何时何地在西线反击德国的问题,不作正面的肯定回答”。因为丘吉尔知道苏联外长要从伦敦前往华盛顿访问,所以他建议莫洛托夫回国途中再在伦敦停留,那时他“将根据华盛顿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情况给以具体回答”。

    1942 年5   月30 日,苏联外长在同罗斯福总统及其顾问会谈时,美国政府提出1942 年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这次会谈时,由哈佛大学的斯拉夫语言学和文学教授塞缨尔·克罗斯担任翻译。他的会谈笔记有如下记载:在莫洛托夫提出第二战场问题之后,“总统问马歇尔将军,情况是否已经清楚,我们可否告诉斯大林,说我们已经做好开辟第二战场的准备。将军回答:‘可以。’于是,总统请苏联代表通知本国政府:‘我们希望在今年开辟第二战场。’”在同美国人继续会谈的过程中,以及后来同英国人的会谈中,三方都同意发表公报,其中包括1942 年美英两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内容。美国官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学家深信1942 年5   月华盛顿会谈的成果,就是明确了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例如麦特洛夫和斯内尔写道,苏联已经得到“1942 年开辟第二战场的肯定许诺”。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中,说明了他为什么给此许诺。他写道:“必须使苏联外长的出访带回一些实际的成果,并向斯大林提交一份满意的报告。”从罗斯福6   月6   日打给丘吉尔的电报可以清楚了解为什么必须这样做。总统的电报写道:“应当承认,我是在焦急不安地注视着俄国前线。”就在莫洛托夫出访之时,希特勒正在策划一场规模庞大的夏季攻势。其目的在于“消灭苏联人全部残余的防御潜力,并尽量切断他们的主要供应来源”。希特勒在4   月5   日发布的夏季攻势命令中指出,“为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的意图是守住中线,在北线则要攻陷列宁格勒。……而在陆军的南翼前线,则强行突破,直捣高加索。在开始的时候,现有的一切军队都要联合起来,以供南部地区主要作战行动之用,目的是在顿河前面歼灭敌人,以便获得高加索地区的产油区域,并跨越高加索山脉……我们必须设法打到列宁格勒,至少要使这座城市在我们重型武器轰击之下,达到无法再成为军需和交通运输中心的地步。”作为这次主要作战行动的准备,希特勒命令曼施泰因的第十一集团军占领塞瓦斯托波尔,并将苏联红军从克里米亚赶出去。由陆军元帅博克率领下的南方集团军群,为执行此项任务,已集结了100   个正规师。分别编成5 个集团军,其中有60 个德国师,其中包括8   个装甲师,其余则为罗马尼亚、意大利或匈牙利人的部队。在东线的2750 架德国飞机中,有1500 架已被派出支援南方作战。

    这一场大战役原来打算在5   月底开始,但是,苏联人竟然先行出击了。5 月12   日,铁木辛哥在哈尔科夫以南发动了一次猛攻,深深切进德国战线。但是,他的南翼是脆弱的,德国的一系列进攻迫使他放弃了已经占领的一切地方。这次“破坏性”的进攻,虽然使苏联红军伤亡惨重,但是却使德国人的计划推迟一个月之久。当这场战役还在进行的时候,德国第十一集团军已开始攻击塞瓦斯托波尔。经过一个月的围困和苦战,这个要塞终于陷落了。

    丘吉尔也在焦虑地注视着苏德前线的激战。他最担心的是,如果苏联政府在短期内得不到英美的军事援助,可能不愿单独对德作战,而同德国签订和约退出战争。因此,他虚伪地许诺在1942 年向苏联提供军援。苏联外长从华盛顿返回伦敦时,英国政府同意在1942 年内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但以后他看到苏联战局逐步取得有利的进展,他又反悔了。丘吉尔在给苏联政府的《备忘录》中写道:“我们正在为1942 年8   月或9   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这方面无法作出许诺。但是,如果条件正常而又合理的话,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实施计划。”丘吉尔和为他辩解的历史学家认为,《备忘录》中最重要的是附加条件(“因此,我们无法在这方面作出许诺”),而肯定承担开辟第二战场义务的部分毫无意义。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备忘录》的写法上故弄玄虚,以便利用它作为背离苏英公报行为的辩护词。随同霍普金斯和马歇尔参加1942 年4   月关于第二战场会谈的美国将军魏德迈写道:“英国人巧妙地进行谈判,尤其发挥了他们善于运用多义词的特长,使写进公报的话模棱两可。

    这是典型的马基雅弗利作风。我不认为,欺骗是某一位与会者的个人特征。

    但是,在谈判涉及国家利益的时候,我们英国同事的良心是有弹性的……我是在英国的最好时刻看到英国玩弄外交手腕的见证人。”1942 年7   月,丘吉尔和罗斯福没有邀请苏联政府参加而单独举行会谈,重新研究他们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所承担的义务。在丘吉尔的鼓动之下,他们决定1942 年不在欧洲登陆,而进入北非。这粗暴地背弃了对苏承担的盟国义务。英国的所有高级官员都对此怀有不安情绪。首相身边的官员、副外交大臣卡多根在1942 年7   月7   日的日记中写道:“已经通知艾登大臣,首相打算停止第二战场的准备工作并公开告诉俄国人。我们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产生不良后果。我们还必须做好准备,一旦苏军突破前线,我们应当毫不迟延地溜进大陆。”丘吉尔准备亲自向苏联政府通报上述决定。为完成这一微妙的使命,他决定于1942 年8   月绕道开罗访问莫斯科。正是:心怀鬼胎访苏京,能言善辩玩辞令。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