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经济智囊》免费阅读!

第六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1)(1/2)

作者:杜博奇,唐寅

    第六章  张维迎:风口浪尖上的学者(1)

    人物简介

    张维迎,1959年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任院长、经济学教授。1982年西北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张维迎积极参与中国改革,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建言献策。他在国内最早提出双轨制价格改革方案;他的企业理论在政企两界影响广泛。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关于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做大、如何重建社会信任和企业信誉的阐述,引起人们对这三大问题的空前关注和讨论,当选为“CCTV 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一个**。

    张维迎并不是一个安分的学者,屡出惊人之语。1983年,张维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为钱正名》,提出“你能多赚钱,说明你对社会多作贡献”的观点,文章刊登后立即引发全国大批判。

    2003年,张维迎主持下的“北大改革”,“终身教席”等措施引发激烈争议。2004年,他参与“郎顾之争”,随之在“国有资产流失为主题”的大论争中充当旗手。而在《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一文中,“官员是改革中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的论调使他一夜间成为“人民公敌”。

    张维迎的高调和不妥协,使其为人诟病,甚至成为大众攻击的对象。在中国经济学界,他常常引发争议。以此看来,“风口浪尖上的学者”之称,张维迎当之无愧。

    1.第一次扬名

    如果不是那个特殊的机会,张维迎的人生或许是另一番面貌。

    1982年2月23日,全国数量经济学年会在西安召开。在当时,这可谓全国级别最高的经济学术会议。政治为纲的年代,人们轻易把一切思想付诸意识形态。但由于传统经济学者基本不懂数学,一些思想激进的年轻人往往以数学为掩护,研究、传播经济理论,于是掀起一股新潮流。

    这次会议实际上就是他们集中讨论的平台。后来成为国内学科带头人的许多经济学者都有参加,比如茅于轼、杨小凯、田国强、王国乡、刘世锦等。不过,在当时他们大多被主流所排斥。

    后来回忆这次会议,茅于轼说:“那次会议实际上是一次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斗争会。”而当时,探究现代经济学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所以他们只能以“数量经济学” 的名义来探讨西方经济学。

    会议首先分组讨论,年过五旬的茅于轼担任小组副组长。会上,一个年轻人的出现引起了茅于轼的注意。

    这个年轻人就是张维迎。那时他还只是一名经济系的研究生,本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但因为导师何炼成 教授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