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还有竞争力吗?: 日本经济困境之谜》免费阅读!

第二章 对日本政府模型的质疑(5)(2/2)

作者:迈克尔·波特

是一个联盟。所有主要的开发计划—例如,YS-11中型涡轮螺旋桨运输机和YX计划(波音767)—由所有的竞争者联合进行风险投资。不是竞争力量的政府决定哪个公司做什么。从任何角度看,在这些公司之间实际上都没有竞争。

    表2-3 日本失败案例

    部门    产业    在1998年日本的地位

    先进制造业 民用航空器   低于1%的世界出口份额。在民用航空器上有巨大的贸易赤字

    化学制品 6%的世界出口份额。占据了全世界14%的生产,但是大部分都销往被保护起来的国内市场

    软件 没有一家日本公司进入全球20家顶尖软件公司的名单

    消费品 清洁剂   花王和狮王占据了日本市场的70%,实际上却没有国际地位

    服装    低于1%的世界出口份额。在服装上有巨大的贸易赤字

    精制食品   巧克力 低于0.1%的世界出口份额

    资料来源:《经济学家》,1996年5月25日。

    化学制品是被通产省作为目标的部门,价格控制非常普遍。从1949年到1989年化肥的价格一直受到控制。化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石化产品得到了税收激励和政府贷款的促进。进入这个产业需要通产省的许可。生产能力的扩张受到调控,公司按顺序增加厂房。设备的联合投资得到鼓励。无论化学产品部门是否遇到市场严重低迷的情况,组建衰退卡特尔都会得到批准(例如,在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产业都是如此)。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石化产品、合成纤维和化肥过度生产能力的削减通过卡特尔进行协调。80年代以后,其他种类的定向辅助包括组成聚氯乙烯和聚烯烃联合销售公司,这造成了垄断。

    在证券业方面,1965年以后一个严格的、按业务划分的特许系统弱化了竞争。经纪人和承销商的佣金是固定的,而且公司和政府债券发行市场的份额由政府分配。直到1971年,外国公司才获得了设立代表处的许可,到1980年才可以获得东京股票交易所的会员资格。1964年的证券恐慌期间政府对公司发放了紧急贷款,1990年市场的低迷时期再次发放了紧急贷款。

    在软件业上,政府在销售、产品开发和系统一体化上给予了广泛的补贴和税收刺激。信息技术促进机构则向计算机服务公司提供了贷款担保。

    巧克力产业直到1974年才取消了进口限额。这些限额被高关税所代替,关税从35%逐渐降到1988年的10%。进口限额从1961年开始用于配料上(糖和牛奶),后来变成35%的关税。国内的配料产品得到了高额的补贴,但是极为缺乏竞争能力。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