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考大学》免费阅读!

第23节:孩子高考,家长五不要(1/2)

作者:怎样帮助孩子考大学

    孩子高考,家长五不要:

    不要规定考试成绩的指标

    有的家长在考前反复跟孩子讲这样的话:你的数学应该考110分,语文应该考105分,英语应该考120分,理科综合应该考240分。我为什么反对这种做法?因为家长给孩子定的指标通常很难兑现,除了给孩子心理施压,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每年每科的考试难度都和往年不尽相同,有时今年的数学相对比较难,明年的却偏容易,或者今年的理综难度不大,明年就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所以,一个具体的分数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赶上题出得简单,大家的分就都上去了,题出得难,大家的分就都下来了。

    例如2003年,北京的理综试题较难,北京考生这门课的平均分在160分左右,而2004年的理综容易,几乎出乎大家的意料,考生得分普遍高于上年。这并不能表明2004年的考生比上一届考生水平高。

    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重点大学,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理智地想一想,重点大学、著名大学就这么几所,而每年的考生有六七百万人,竞争非常激烈。更何况,能上哪所大学不但取决于高考成绩,还与报志愿是否科学合理有关系。“规定”孩子上哪所大学实在不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就有这样一个考生,凭借真实水平应该能考上首都师范大学,若考北京理工大学就需要“超水平”发挥。孩子的父母说,要有信心,要有志向,一定得冲上理工大学。结果,那一年理综考得很难,孩子拿到试卷后粗粗浏览了一遍题目,就感到自己的成绩可能离父母要求的“理工大学”差得太远了,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头脑一片空白。最后这门课的成绩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填报志愿

    从中国考生目前的情况看,孩子独立确定志愿的很少很少。有一些是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更多的是父母让报什么学校就报什么学校,或父母打草稿,孩子往正式表格上誊抄。当然还有一些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讨论的,可是一旦意见相左,多半是孩子服从家长的安排。

    我认为,填报志愿这项工作的份量丝毫不亚于高考本身。能否考上大学很重要,选择哪所大学的什么专业同样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甚至更重要,因为前者只在一时,后者却很可能决定一世。念书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无法代替,所以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和孩子充分讨论、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他难免在一段时间里不痛快,心想:“这个大学没劲,这个专业更没劲。”这就会影响他的复习质量。又假如家长的心气儿很高,强迫孩子报一个力所不能及的目标,也会削减孩子的信心。

    不要问孩子考试结果

    有些家长在孩子考完一门课之后总是拐弯抹角地打探情况。其实,孩子这时很敏感,会感觉到父母正在“盘问”自己,难免心情不悦。

    我研究高考八年,最好的理科考试成绩是710分左右,文科是680多分。也就是说在高考中获得满分、每道题都会做、能做对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家长急着问孩子考得怎么样,即使最优秀的学生也会想到,刚才有的题没想起来,或是答错了,从而感到遗憾、后悔。而考得不好的学生就更慌了。如实回答,怕招来一顿指责,遮遮掩掩也是一块心病,因为父母迟早会知道。结果,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冲突和矛盾。

    最明智的家长,从心理上就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上。考一门算一门,让孩子始终向前看,准备下一场考试,而不是为了已经考过的一门患得患失。

    家长不要送孩子上考场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