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免费阅读!

第二十章 魂归洛阳川(2/2)

作者:高天流云

祖本纪》,看着像是极力在为赵匡胤歌功颂德,可是古人文笔精妙,尤其是此文为元朝人所撰,是好是坏,褒贬之间要细细地玩味。比如“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

    只说了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武功大治则一点不提。这说来似乎也无可厚非,谁让宋朝在武功上一败涂地呢?而宋朝的朝政制度,尤其是军事制度,绝大部分都由赵匡胤一手创立的,并且一以贯之,三百年不变。

    以元朝人的胜利者身份,能说出这样的话,似乎已经非常的厚道了。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但已无须细辩了,赵匡胤的一生,笔者已经勉运拙笔,恭录于上了,其中的是非曲折,伟岸卑微,相信一切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因此而有了一个明暗参半,但又宽容博爱的赵匡胤。这就足够了。至于他的千秋功罪,是否给宋朝打下了积贫积弱的底子,却没法盖棺定论。

    因为他的生命是被突然终结的,宋朝的国运、权柄,它的施政纲领,也是突然间拐了弯的,这甚至带动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跟着一起滑向了一个不可预知的境地。

    而这些,都随着赵匡胤的突然死亡拉开了序幕。如果他不死,如果他还能再多活几年,事情还会是这样的吗?

    这是一个绝望中的猜想,注定了没有答案……在当时,也没有任何人能预知到这些。每个人都争着擦干了眼泪,向新一任的皇帝聚拢,去进行下一轮的权力游戏。

    公元976年10月21日之后,赵匡胤冰冷的尸体躺在棺柩里,被孤零零地安置在皇宫的一个角落,要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公元977年的4月27日,他才被运往洛阳,葬入由他本人选定的陵墓里。

    他死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当他落葬入土为安时,他的故乡洛阳已经春满人间,柳絮纷飞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END]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