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辑要》免费阅读!

孳畜·牛水牛附(1/2)

作者:农桑辑要

    【原文】

    《四时类要》①:治牛疫方:取人参一两②细切,水煮汁五升,灌口中,差。又方:真安息香于牛栏中烧,如烧香法。如初觉有一头至两头是疫,即牵出,以鼻吸之,立愈。

    又方:十二月兔头烧作灰,和水五升,灌口中,良。

    牛欲死腹胀③方:研麻子汁五升,温令热,灌口中,愈。此治食生豆,腹胀垂死者④,甚良。

    牛鼻胀方:以醋灌耳中,立差。

    牛疥方:煮乌豆汁,热洗五度,差。一本作乌头汁。

    牛肚胀及嗽方取榆白皮、水煮令熟,甚滑,以三五升灌之,即差。

    牛虱方:以胡麻油涂之,即愈。猪脂⑤亦得。六畜虱,涂之亦愈。【注释】

    ①见《四时纂要》“正月”篇。这里引用的八条药方,除二、五两条外,余均见于《齐民要术》。

    ②人参一两:原作“人参”。殿本作“取人参一两”。《齐民要术》亦作“人参一两”。按:应有“一两”二字,用药岂可不说明分量,故据补。

    ③欲死腹胀:殿本和《要术》均作“腹胀欲死”,似较合适。

    ④原作“胀垂死者”。殿本作“腹胀”。《要术》同。《纂要》无“腹”字。加“腹”字为是。

    ⑤脂:原作“肚”。据殿本、《要术》改正。按《纂要》亦误作“肚”。【译文】

    《四时类要》:治牛疫方:将一两人参切细,用五升水煮汁,灌入口中,即愈。另有一方:像平时烧香那样,在牛栏中烧真安息香。如发觉有一头或两头牛感染上牛疫,随即牵出来,让它用鼻吸入香烟,立刻便愈。

    还有一方:用十二月间的兔头烧化成灰,用五升水拌和灌入口中,此法亦好。

    治牛欲死腹胀方:研磨麻子汁五升,加温使热,灌入口中,即愈。此法治疗牛吃生豆腹胀垂死,甚好。

    治牛鼻胀方:用醋灌入牛耳中,立刻便愈。

    治牛疥方:煮乌豆汁,趁热洗过五次,即愈。有一个版本作“乌头汁”。

    治牛肚胀及嗽方:将榆树的白韧皮,放在水中煮熟,汁甚滑,用三五升灌入牛腹,即愈。

    治牛虱方:用胡麻油涂抹,即愈。用猪脂涂抹也可以。其他各种家畜生虱,用此方涂抹皆可治愈。【原文】

    《博闻录》:牛瘴疫方:用真茶二两,和水五升灌之。又:治牛猝疫而动头打胁①:急用巴豆七个,去壳、细研出油、和灌之②,即愈。又:烧苍术,令牛鼻吸其香,止。

    牛尿血方:川当归、红花,为细末,以酒二升半,煎取二升,冷灌之。又法:豉汁调食盐灌。

    牛患白膜遮眼:用炒盐并竹节烧存性,细研,一钱贴膜,效。

    牛气噎方:牛有茅根噎③,以皂角末吹鼻中,更以鞋底拍尾停骨下,效。

    牛腹胀方:牛吃着杂虫,致腹胀④。用燕屎一合,浆水二升,调灌之,效。

    牛触人方:牛颠⑤走,逢人即触,是胆大也。黄连、大黄末、鸡子、酒调灌之。

    牛尾焦⑥,不食水草:以大黄、黄连、白芷末、鸡子、酒调灌之。

    牛气胀方:净水洗汗袜,取汁一升,好醋半升许,灌之,愈。

    牛肩烂方:旧绵絮三两,烧存性,麻油调抹。忌水五日,愈。

    牛漏蹄⑦方:紫矿为末,猪脂和,纳入蹄中,烧铁篦烙之,愈。

    牛沙疥⑧方:荞麦⑨随多寡,烧灰淋汁;入绿礬一合,和涂,愈。【注释】

    ①胁:腋下谓之胁,其骨谓之肋。这种突发性牛疫的症状是:牛低下头来在胁肋和前肢腋下左右摇摆。

    ②和灌之:并未指明用何物“和灌”。《便民图纂》作“生麻油和灌之”(卷十四载此条,“头打胁”作“头打眩”)。

    ③茅根噎:噎,吃得太快而把食道塞住称为噎。这里是指气噎、打嗝。“茅根噎”,大概是由于贪食茅根草引起的。

    ④致腹胀:殿本作“即腹胀”。

    ⑤颠:与“癫”通,即疯狂或疯癫之意。

    ⑥尾焦:尾毛枯焦。

    ⑦漏蹄:指牛蹄生疮长期不愈,经常流黏水。

    ⑧沙疥:非化脓性的“干疥”。皮肤瘙痒,长出小颗粒如沙一般。

    ⑨荞麦:殿本同。《便民图纂》作“荞麦穰”,因为通常的草木灰水,多用藁杆灰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