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琳琅》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学艺术 > 饰琳琅

50.虎眼(1/2)

作者:米兰Lady

    50.虎眼

    生就一双能窥破人心的慧眼,她的气质与手链感觉相合。

    前不久拜访了“燕京八绝”中花丝镶嵌工艺的传承人、年逾花甲的程淑美老师,把我收藏的两条花丝外销手链“我执”和“天珍”带去请程老师品鉴点评。程老师对这两条手链体现出的精湛工艺十分赞赏,并肯定说“我执”是银楼货,很可能出自民国时从清宫造办处流落到民间银楼的老师傅之手,而“天珍”设计出彩,生动地结合了东西方艺术特点,工艺也精细入微,甚至连接处的小环上也有工,如果断代可以看到建国前。

    程老师还以“我执”为例向我详细讲解了手链上各种花丝工艺名称和制法:手链环节底部由扁平银丝弯曲焊接而成,由波纹状细丝连成弧形平面,称作“拱丝”;手链环节表面的网状底子是由旋成螺旋状的银丝一根根套口相接编织而成,称作“泡坯”;花瓣中一圈圈的细丝貌似一根,其实都是由两条银丝组成,一根为芯,另一根围绕着它盘旋而成,而最后成形的双缕螺旋状银丝依然细如毫发,在弯曲成花瓣状的边框中按照边框的样子一层层填满,称作“填丝”。待泡坯成形,填丝做好花型,再把花瓣和掐好的银丝装饰图案用白芨粘在坯胎上,喷上硼砂水,细细筛上焊药,然后施以火烧,以使装饰部分与胎身焊接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在文革以前,这样的首饰所有步骤完全没有机械成分,每一根银丝的编织均由手指完成。

    程老师还感叹,六七十年代她也做过这样的手链。建国后为换取外汇,北京首饰厂、花丝镶嵌厂制造了大批花丝首饰用于出口,所以直至八十时代,花丝工艺曾有过一段复兴时期,其中文革前的饰品最为精美,工艺水平接近清宫造办处的水平。

    我问程老师,文革后的花丝首饰银丝粗,编织稀疏,工艺粗糙了许多,是否由工艺传承方面的问题造成。程老师说一是花丝大师陆续过世,学习传承这门工艺的人日益减少,另一重要原因则是社会需求不同了,花丝首饰不像以往那样受重视,制作首饰的手工费相当低廉,要如此精雕细琢地做一个花丝手链,至少要花一个月时间,算下来工钱或许还不足一千,远远无法与花丝大件相比,所以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做花丝首饰,就算做,也会用借助机器的流水线完成,当然粗糙了。而今因呜须考虑的生计问题,她也只做观音、财神等大件花丝作品了,但只要时间和条件许可,她愿意重新制作几件花丝首饰,让其设计和工艺都达到文革之前的精美程度。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