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免费阅读!

汉皇骤马意气生,西南扫地迎天子(2/2)

作者:倾蓝紫

紧张到要崩溃而一泻千里。

    紧跟而上的“走队”里用中速“摭扫”的手法,力度由弱渐强,速度由慢渐快,让四溟波立鲸相吞,荡摇五岳崩山根,鱼虾舞浪狂鳅鲲,龙蛇胆战登鸿门。

    “埋伏”之下,节奏渐缓又渐急,是埋伏中那可怕的寂静又是弦即将崩断的最后一刻。

    然后战争突然发生,“小战”“大战”“呐喊”片断接连上映,战处黑云霾瀚海,虎翼分营势,鱼鳞拥阵行,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如此万箭千刀一夜杀,等到天明才发现血浸垓下流成河,鹰觑败兵眠白草。

    而最后,“项王败阵”,如车轮飞动光见影的“扫轮”技巧下,那霸王仓皇而逃,苇草刷刷退其身后,将英雄的脸割出道道血痕,而星月急急相追,落荒的英雄眼里只剩恐惧与哀伤。

    力拔山兮忽到此,骓嘶耻渡乌江水。

    于是,乌江之岸,英雄刎剑——彗星飞光照天地,九天瓦裂。

    一切就这样戛然而止,连那劝霸王再回江东东山再起的乌江亭长也没有,似乎,英雄到得岸边,就伏剑而毙了。

    这样的处理,真是高超,英雄成败寇的末路,不忍观看,不如就让他如彗星般未及言语就已陨落。

    这是琴师心底里为霸王保存的尊重。

    音乐结束之后,众所周知,汉皇骤马意气生,西南扫地迎天子。

    从此中国迎来了光辉灿烂的汉。

    明代王猷定为一个弹琵琶的人写过的《汤琵琶传》中,记述了当时被称为“汤琵琶”的人弹奏这曲《十面埋伏》的情景,当时它还被叫做《楚汉》:“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一直很喜欢汉,汉就像这样是用琵琶弹出的一曲刀光剑影的史诗。

    汉,用剑锋刀刃拼得天下,然而,他的气度里却杀气不重,不像秦杀气腾腾,也不像后来被戈矛相追的宋和刀悬头顶的清,总让人感觉汉杀人宛若用音乐先行,以一曲《十面埋伏》作兵刃,这音乐所到之处,那江山即被按上一个封印,上面刻着“中国”。即使血刃拼杀,当中也能让人一望而见其中的战争艺术和志向高悬。所以,才会有后来那个“断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的天下。就像火药,有人将其做成了炸药,而有人做成了烟花绽,照破中国的山河万朵。

    才发现,中国每个朝代会有属于自己气质的音乐。

    这先秦,要出现那《高山》与《流水》,因为这就是一个为陌上花开而缓缓归的时代。

    而汉是一曲《十面埋伏》。

    魏晋是一曲离世而猖狷的《酒狂》,是一曲入世而悲壮的《广陵散》。

    唐是一幅馥郁的《春江花月夜》。

    宋是一曲英雄无路可走的《林冲夜奔》。

    而明是一曲《平沙落雁》,辉煌即将隐去,中国的夜即将到来。

    清大概就是一曲悲伤的《二泉映月》,在这样的夜里,唯见月光,尚有希望。

    而中国的近代史,当是一曲正气凛然的壮歌《彩云追月》,众多志士前仆后继,以生命作路基,寻找中国的出路……

    此《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乐曲气势磅礴,而人们还谱写了《霸王卸甲》来唱待在他们心目中悲壮的英雄项羽,乐曲沉闷悲壮。因此有人说:“得意者弹《十面》,失意者奏《霸王》”……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