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皮肤美容学》免费阅读!

第三章 皮肤疾病(18)(1/2)

作者:姜功平,范平

    第三章 皮肤疾病(18)

    【诊断及鉴别诊断】

    药疹的诊断可以依据患者有明确的服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皮疹突然发生,除固定性红斑及荨麻疹外,多对称分布,进展较快,于1~2 d至5~6 d遍布全身,可类似猩红热或麻疹等传染病的皮疹,但更为鲜红及瘙痒,而全身症状可较轻,且缺少传染病应有的其他症状和体征,如麻疹的Koplik斑、猩红热的草莓样舌等。如患者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准确判断致敏药物将更为困难,应根据患者过去服药史,有无药疹史,此次用药与发病的关系,以及所发疹型最常由何种药物引起等加以分析。例如,固定性药疹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和镇痛剂等引起;荨麻疹型药物多见于青霉素、呋喃唑酮和血清制品;剥脱性皮炎多见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及保泰松等。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试验方法以确定致敏药物,一般有体内和体外试验两类:

    1.体内试验

    体内试验有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两种:

    (1)皮肤试验:常用划破试验及皮内试验两种。划破试验的灵敏性不及皮内试验高,但较皮内试验安全,故一般先作划破试验,阳性时再作皮内试验。划破及皮内试验适用于预测皮肤即刻型反应,通常用于预测青霉素、抗血清素和普鲁卡因过敏反应,但阴性时不能绝对排除发生临床反应的可能性。对有高度药物敏感史者禁用。为了预防皮肤试验发生严重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应在试前准备肾上腺素及氧气等抢救药物。

    (2)激发试验:指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内服试验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8~1/4或更小量),观察其反应,以探查可疑药物。此试验仅适用于较轻型药疹,又必须使用该药治疗时,不要用于有即刻过敏反应和严重型药疹又不必再用该可疑过敏原的患者。

    2.体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