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道》免费阅读!

第九章 陕商商道:厚重质直,忠义仁勇(2)(2/2)

作者:欧阳逸飞

近两百年的繁荣后,到了明朝的末期,陕西商帮开始走向了下坡路。明末的农民起义是陕商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

    陕商的衰落还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及陕商自身的条件有着重要的关系。明朝末年,世界经济开始由大陆经济和农业经济向海洋经济和工业经济转型,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是陕商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而陕西商人自身存在的一些弱点、缺点成为制约其继续向前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陕西商人在整体上厚道有余,但缺乏一丝精明之气,在做事沉稳的同时又过于古板,缺乏创新。这种陕西商人的整体性格劣势使他们在面临到来的新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同时不能够合理地改善自己的经营策略,也就不能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商帮的衰落和几于灭亡。

    陕西商帮的衰落也与商帮内商人的成分构成有关。陕西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为第一基础产业的地方,这些商人很多都是农民出身。他们虽然脱离了土地,但却摆脱不了农民自身存在的一些思想弱点:他们最终是离不开土地的。他们受到传统的农民意识控制,将在经商中获得的利润大多重新投入到买房置地中去。他们尽管历经了商业社会的繁荣,但是最终没有融入城市的主流人群,始终徘徊在城乡的边缘。立农致富,经商发家,以农守财是陕西商人无法摆脱的情结。这种狭隘的小农思想使陕西商帮最终没能摆脱前途暗淡的命运。于是,在明朝末年,陕西商帮开始急剧衰落。

    这一时期,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陕西商帮的势力大为削弱。山西商帮、徽州商帮不断压缩着陕商的活动空间。同时,来自国外的资本开始大量向中国渗透,给陕商的生存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陕商衰落的表现首先是陕西盐商在新形势大分化、大改组中的失败。从此,曾经叱咤风云的盐商风光不再,并一直在以后的发展中一蹶不振。两淮的陕西盐商由于不能和徽商竞争,陆续退出市场。而作为陕西商人根据地的陕西本土市场又开始逐渐被山西商人把持。此时的陕商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四川的盐井业也由于战乱导致资本不够,市场迅速萎缩。由于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推行西北茶制改革,扶持以湘军为基础的官僚资本,陕西茶商受到排挤。陕西布商在外国洋布洋纱的打击下被排挤出市场。在明清之际贩运江南或楚豫土布到西北各省是陕西商人大宗贸易的主要业务,但到清末后,土布市场受到外国洋布洋纱的排挤而迅速衰落,经营土布的陕西布商在洋布的打击下纷纷破产歇业,清末已是“陕西土布行,家家倒闭,每岁百万之利益为外人夺去”。经营兰州水烟的陕西烟商也在外国机制卷烟打击下纷纷破产,从最盛时的大小烟庄130余家,锐减到十数家的悲惨境地。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