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食尚》免费阅读!

陕西菜(3)(1/2)

作者:王子辉

    陕西菜(3)

    油酥锅盔是河南的另一名小吃,据传本为洛阳上清宫道士食用。唐代时,上清宫的香火极盛,许多名流显贵都来此进香祈福,宫中道士常常用清油、白面做的饼招待客人。有位知府吃过之后深为赞赏,专门派厨师上山学艺。上清宫的道士也经常到民间传授制作技艺,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经后人的不断改进,成为今日的油酥锅盔。油酥锅盔的制作比较讲究,是将烫面与冷面团揉和,擀皮,包酥面和椒盐、大料面制成饼坯,经烙烤而成。吃的时候切成小块,外酥里嫩,咸香可口。

    四川有一种小吃叫锅魁,与锅盔同音,却并不是一个品类,多为小吃和点心之用,并不做主食;而且自成体系,根据用料和做法,可以分出三十多个品种。中国地大物博,小吃名目繁多,虽一字之差,却去之千里。要想沿途寻访,一一品尝,所行之路,又何止千里。

    貌丑味美的

    炸鹌鹑

    曾经有一阵,是我读小学的时候吧,周围人们忽然兴起一股吃鹌鹑蛋之风。关于鹌鹑蛋的营养价值,大家口耳相传,像谣言般四处传播。卖鹌鹑蛋的小贩更是大肆宣传,说一个小小的鹌鹑蛋等同于一只鸡蛋,在我的记忆里这还是谦虚的说法。反正一时间大伙儿纷纷舍鸡蛋而食鹌鹑蛋,来势汹汹,很快就从买鹌鹑蛋演化成自己饲养鹌鹑。母亲也不甘落后,买来十几只鹌鹑在阳台上饲养。这下我可有热闹看了,鹌鹑虽然外表丑陋,却生性好斗,常常厮打在一处,啄得头破血流。而且鹌鹑在欺生方面毫不逊于人类,一旦有新来者入内,必定将其啄个半死。吃鹌鹑蛋的风气不久便过去了,母亲也懒得给它们张罗吃食。鹌鹑被慢慢的一只一只宰杀掉,烹制成餐桌上的一道菜。油炸出锅,色泽红褐,香脆可口,味道和炸麻雀相近,优于麻雀之处就是肉更多。

    鹌鹑为鸟纲雉科动物,体长20厘米左右,是鸡形目中最小的种类,头小尾秃,所以又被称为秃尾巴鸡。鹌鹑样子虽难看,可是肉肌纤维短,质地细嫩,烹制入馔有独特的清香,自古就得到人们的喜爱。唐宋时便有五味脯、箸头春、新法鹌子羹等菜肴。据宋《清异录》记载:唐代韦巨源晋升尚书左仆射时,曾向唐中宗进献了一桌烧尾宴,共有58道珍馐美味,其中以鹌鹑为原料的箸头春,便是首道珍馐之一;《庚溪诗话》还讲到蔡京嗜食鹌鹑,往往一道菜用数百只。清代《调鼎集》、《随园食单》等饮食著作也都记有鹌鹑菜肴。

    鹌鹑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鸡肉差不多,并且,中医理论认为其味甘性平,具补脾益气、健筋骨、利水除湿等功效。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地开始大量饲养鹌鹑,供应量大增,因此在烹饪中广泛应用,不论酒店还是家庭,以鹌鹑入馔的菜肴越来越丰富多样。或冷制,或热炒,或做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