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相信中国》免费阅读!

第十三章(3).(1/2)

作者:白海军

    第十三章(3).

    3. 2049年中国模式:文明、富足、和平

    对于未来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着种种猜测,最早有人认为中国将会以香港为模式进行改革,未来的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香港;后来有人认为中国的楷模应该是新加坡,因为新加坡的社会更加和谐、新加坡的经济能力也更体现了儒文化的智慧;这之后又有人纠正为中国实际上是在以韩国为榜样,因为现在来看,韩国的社会是整个儒家文明中最好的,中国有可能回归儒家社会;最后,很多人发现无论香港、新加坡还是韩国都太小了,根本不能堪称为中国这样庞大国家的典范,所以,甚至有人认为日本、美国才是中国另一模式。到底中国未来是一个什么模式的国家呢?

    无论情愿与否,日本的确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日本曾向我们学习了2000年,难道我们就不能向昔日的学生请教20年吗?关键是,我们要想构筑新的、具有超越性的文明就必须向所有人请教,但不是只有日本这种模式是我们要研究的,而是应该包括日本、美国、欧洲、甚至非洲国家所有的模式都是我们应当研究的,因为只有博采众长才能成功——日本正是向打破他们闭关自守的美国人学习才崛起的。

    如前所说,国家实力是由武力、财富和知识这三种要素构成的,并且从古代到现代如果仔细观察人类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时就会发现,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三要素的比重就在不久前武力还是占有大比例的,但现在人们已经看到的变化是,在逐渐由武力转向财富,而现代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又使其重心开始逐渐向知识转变。这也就是托夫勒所说的实力重心转变。

    这实际上是说出了人类社会不断出现权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古埃及是人类最早的王朝,但它没有对国家统治和社会变革进行观察和思考,因而失去了进入封建统治状态的资格;西欧小国在三大帝国鼎立的格局之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领先一步掌握了工业技术,而不是继续谋求封建状态的稳定;美国改写了巴黎和会后的国际格局也是因为它从立国之初就奠定了以创新为基础的新经济状态,尤其是科研和迅速的成果工业化生产,加上它的地理优势和投机性地参与两次世界大战,这创造了人类财富的空前转移。从武力的较量到财富的较量,现在则是到了从财富较量到知识较量的转变时期,如果说有预言的话,那么可以说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拥有了掌握又一次权力转移的主动权。

    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思在《富裕社会》中对工业革命怎样改变世界格局作了生动叙述:“那些拥有新工厂、原料、铁路或银行的人住在豪宅里,他们的工人则住在肮脏泥泞小道旁简陋阴暗的小房子里。工厂里上了年纪的工人和童工为了每天的一点点口粮而从早到晚地劳动。”这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国现在的改革要做的不是再次简单重复这一过程,而是要在超越的水平上来作资本的积累。因为现在对经济学的掌握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新经济是一种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一种经济状态,这有利于中国人。别忘了前面说过的,中国人掌握着美国的知识。

    冷战结束后,政治风云在干扰世界经济的行为中迅速减少,这使得世界经济在短短几年中就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现在世界的经济状态就可以看出,世界又明显出现了两种新的体制——当然这和冷战中美国和前苏联各坚持一种经济体制不可同日而语。一种是美国,它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以互联网为经典性发展途径,在信息经济方面取得非凡的发展;另一种是中国,简单看起来,中国还是在以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为发展的基础,占领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看起来,美国掌握着世界经济的最高端,而中国则掌握着世界经济的最低端,正好处于相对的两极,但很明显,中国正在向更高层次步步逼近,如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部分业务、中国开始向世界各地投资等,这都显示中国肯定不满足于仅仅充当利润微薄的工厂角色。

    未来中国如何发展,无需太多的夸夸其谈,仅仅列举一下日本昔日和目前正在做的事上就可以得到启示。

    国家间的竞争在根本上表现为思想的竞争,思想的竞争又是表现在社会的三个主要领域的竞争,即知识、财富和武力。我们知道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网络,财富与知识的关系可以说是矛盾的一对,具有对立统一性。这种辩证关系并非源于冷战思维中的意识形态竞争,而是科学的定义。

    在数千年的文明中,日本一直被看作是中华文明中的附属文明,本身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微不足道。但现代日本希望改变这一历史定势,当然,以国家实力论,日本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是一直领先于中国,但作为历史中的文明大国,日本是一个既有中华文明传统思想的国家,也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