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事业》免费阅读!

篇五 世态说:中国,太中国式了(10)(1/2)

作者:季琦

    篇五 世态说:中国,太中国式了(10)

    文革时期代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就是靠精神力量支撑的。但那个时代,精神又远远大于物质,是一个“跛子”。砸碎了偶像,在找到代替品之前,国人又一窝蜂地滑向了物质那一边。就像从船的一侧,全部涌向另一侧一样,船还是倾斜的,同样危险。

    再看文化事业: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等,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代表作品和人物吗?

    一些票房好的电影都是大的商业制作,能够值得看第二遍的几乎没有,电影的考核指标是票房价值,商业利益第一。电视剧以50集为标准,反正是以“集”计价。

    如果说电视、电影过于商业化,文学作品呢?你能举出称得上“大”的作家吗?坊间流传的都是所谓“网络文学”和“网络作家”。不知是缺乏产生的土壤,还是缺乏时间的过滤。不要说没有像鲁迅那样鲜明观点的作家,甚至像张爱玲这样小资情调的作家也是毫无踪影。更不用说像曹雪芹这样的大家了。

    翻译的书基本不能看,许多看不懂,或者看得很累,傅雷这样的翻译家似乎已经绝迹。照理说和那个年代相比,精通外语的人才更精、更多才是。听一个出版商朋友讲:许多翻译的书都是学校里的学生翻的,按字付酬,这些人基本没有受过翻译的训练,也不懂专业术语和概念,翻出来的东西自然拗口、难以阅读。

    讲到戏剧和音乐,《茶馆》这样的作品是不敢奢望的了,就是样板戏这样有风格的东西也没有了,话剧只有龟缩到所谓小剧场里,在小众里找些生存的空间。而古典音乐是肯定没有的了,就是流行音乐也是以港台、欧美为主。

    最后看看艺术。绘画和雕塑倒是有一些商业
小说分类